国家统计局网站10月23日发布对我国宏观经济评论,评论认为,在宏观经济政策发力和国际大环境改善的双重作用下,三季度我国经济显现出“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积极变化,但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较多,企稳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好于二季度、好于上半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现在: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指标一致向好,速度、结构、效益同向改善,企业景气度提升、信心增强、预期向好……
特征之一,经济扭转了前2个季度持续下滑的态势,同比、环比增速均稳中有升。三季度GDP增长7.8%,分别比一、二季度回升0.1个和0.3个百分点。从环比增长情况看,提升势头更为明显。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三季度环比增长2.2%,与一季度环比增长1.5%、二季度环比增长1.9%相比,明显有所加快。
特征之二,就业市场继续保持稳定。解决就业问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之一,数据显示,前3季度城镇新增就业继续增加,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加525万人,增长3.1%。
特征之三:企业去库存化成效明显,工业品市场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为下阶段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是工业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的硬约束和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要求,迫使企业不得不适当压缩产能、大力促销以求生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幅从3月末的8.8%、5月末的7.1%下降到8月末的5.7%。与此同时,反映工业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一改长时间持续下降的局面,呈现出环比价格上升、同比价格降幅缩小的新变化。
特征之四,国际市场暖意渐浓,我国对外贸易渐见起色。从国际市场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经济向好的地域在扩大,从最初的美国星星之火逐步扩展到欧盟、日本;二是经济好转的领域在拓展,从金融市场的企稳到经济止跌回稳、投资消费出口升温以及就业市场的改善。与此同时,从反映我国出口先行状况的指标来看,工业出口交货值尽管总体增速不高,但连续3个月加快,7-9月分别增长2.5%、3.5%和5.9%;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7-9月分别为49%、50.2%和50.7%,逐月回升,连续2个月重回50%的景气临界点以上。
此外,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增长的加快,从另一个角度,也印证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好转。其中,财政收入增速从1-3月的6.9%、1-6月的7.5%加快到1-9月的8.6%。
从四季度经济走势来看,尽管还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同比增速甚至不排除由于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而出现回落,但总体来看,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可能性较大,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可望如期实现。
有利的方面,一是稳增长的政策效应仍在持续显现,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房地产、汽车等支柱产业稳定较快增长,以网络为依托的新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渐形成;二是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和经济增长区间内,增长的结构在改善,增长的质量在提升,增长的可持续性在增强。公款消费得到有效抑制,节能环保意识空前增强,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更加实实在在,增长基础的稳固性在增强;三是国际市场回暖迹象更加明显。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尽管总体经济增速仍然偏低、势头仍较弱,但基本都走上了持续增长的轨道。其中,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1%和2.5%,三季度预计增长2%;日本经济一、二季度环比增长1%和0.9%,三季度预计环比增长0.6%;欧元区一季度环比下降0.2%,二、三季度环比分别增长0.3%和0.1%。
不利的因素,一是内需增长动力仍然偏弱,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足。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9%,与去年同期55%的水平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如何拉动居民消费,弥补公款消费下降的不足,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有效购买力是重点之一。今年以来,尽管城乡居民收入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相比去年同期而言回落明显,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回落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6%,回落2.7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较大,突出表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产值有增长但利润稀薄;三是世界经济仍存在较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政策已箭在弦上,不可避免地将对国际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资本流动产生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与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有所加快的格局不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乏力,经济增速明显低于前几年;四是9月份工业、投资、消费等部分经济数据走势有所回调,四季度经济走势如何尚待观察。
无论从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现阶段资源禀赋的支撑条件来看,还是从保就业、保稳定、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来看,下阶段保持7%-8%左右的经济增速都是合适的、可接受的。
目前离年底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由于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目标,一些地方甚至提出了“大干四季度”的口号,这是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和防止的。不以GDP增速高低论英雄、着力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新时期新政府的新要求、新理念,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时代特征、顺应民意民心的必然选择,决不能重走“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攀高求快”的老路,各地制定明年经济发展目标时要更加符合实际,为经济转型升级预留空间。当前重在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完善细化配套措施,使政策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外,企业要转变观念,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苦练内功,浴火重生,而不能坐等外在大环境的改善,寄希望于新一轮刺激政策。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靠创新谋发展、向质量要效益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