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4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漠。”看着眼前高塔林立、釜罐错落、管廊纵横的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榆林化学),很难想象在这里能把一块黑色的煤,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进而做成大家手中的瓶子、身上的衣服,以及生活中的电子元件、医疗器械,汽车工业中也有它的影子。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调研时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近3年来,榆林化学是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描绘出这幅具有榆林化学特色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新画卷的呢?
打造战略性产业集群
时至年中,节点恰似鼓点,一块块展板图文并茂:年产180万吨乙二醇项目开创了当年投产、当年达标达效的行业新纪录,创造了多个行业之最;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生产乙二醇产品96.26万吨;年产120万吨粉煤热解项目建成试生产,斩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碳酸二甲酯(DMC)项目是国内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则是正在建设的全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项目。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成绩亮眼,内涵更足。榆林化学找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培育新兴产业等方向,正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不断发展壮大的战略新格局。
一子落而满盘活。榆林化学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315亿元,年转化煤炭近2700万吨,占地2.6万余亩,是陕煤集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陕西省打造万亿级现代能源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该项目建成后,年产品总量将超100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340亿元、利润超300亿元,提供7000余个就业岗位。
高端多元赋能产业链
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研究推进陕西榆林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让榆林迎来了发展窗口期。
榆林化学以强引强,在“链”上发力。该公司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以煤热解为龙头,通过煤气化和煤热解两条主线,齐头并进,分步实施。
煤气化路线通过建设年产180万吨乙二醇、50万吨DMC、400万吨CCS以及560万吨甲醇、150万吨烯烃等项目,进而生产电池电解液溶剂、高附加值材料。
煤热解路线通过建设年产120万吨粉煤热解、135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获得240万吨煤焦油。该项目通过重整/芳烃联合装置,生产芳烃类基础化工原料,进而转化为可降解材料及芳烃下游化工产品。
据了解,榆林化学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以下简称二期项目),将以先期煤热解技术为龙头,扩大热解规模,延伸产业链,可联产出对二甲苯(PX)、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
“PX可用作纺织原料,PBA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埋在地下5个月左右可完全降解。”榆林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会民介绍,二期项目还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最终形成高附加值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材料、特种油品四大领域30多种产品,最终实现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等多产业既深度融合、又错位发展。
走低碳清洁发展之路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而绿色低碳是关键。
榆林化学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唱响了“绿色革命”的可持续发展“变奏曲”。其中年产400万吨CCS示范项目是陕煤集团重点科研项目,也是未来千万吨级CCUS项目的先期工程。
该项目采用“集约化、大规模、清洁利用和有效利用”的现代洁净煤技术模式,以配套煤化工产业低碳减排,进而缓解轻质石化资源紧缺局面,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为国民经济和保护当地环境作出重大贡献。
除此之外,该项目还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监测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从而建设西北地区二氧化碳减排国家级示范基地,为煤化工行业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工业示范。
“我们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通过源头减碳、中间降碳、末端固碳等方法,最终实现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78吨标煤/万元,碳排放强度4.54吨二氧化碳/万元,各项指标优于行业标杆值。”榆林化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段立波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通过耦合煤化工和新能源,配套建设3兆瓦新能源发电示范项目和玉门新能源可降解材料碳中和产业园项目,全面降低碳排放和能耗水平,从而建设安全、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型煤化工企业。
创新驱动方可遇新机
奋力走出去,榆林化学从未寻找答案,而是一直在创造答案。
近年来,榆林化学加快构建数字化建设平台,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搭建国内最大的数字化交付平台;设立的国内化工行业首个5G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入选国家能源局《2022年能源领域5G应用优秀案例集》。
榆林化学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力度;布局对位聚苯酚、聚乳酸、聚乙烯高发泡保温材料3项研发课题,设立国内、海外科研机构,承担百万吨级粉煤热解等多项国家工业化示范任务;成立百万吨级CCS咸水层封存联合研究中心,制订23项节能技改项目;联合研发《新能源制氢耦合有机物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项目》,解决了榆林化学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难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新”成绩也让榆林化学在“破”与“立”之间领跑新质生产力。
榆林化学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多新的增长极;牢固树立“大安全管理理念”,培育践行“五种文化”,全力推行新质领导力提升行动、领导班子“十项承诺”、中层管理人员“安全零报告”、干部积分等制度,持续推动企业经营管理量质双升;开创了“同生共赢、以商招商”的合作新模式,布局了内蒙古通辽乙二醇、乐山锂电池电解液等专精特新项目,实现了上下游互通有无、链式发展向网状发展的全生态产业格局。
二期项目是榆林化学未来的主战场,而打造“一主多副、多点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也再次镌刻出陕煤集团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明轨迹。盛夏是万木葱茏、生机勃发之季,亦是榆林化学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发展序章铺开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