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靖边乍暖还寒,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能化公司,正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过去一年,榆能化填平补齐项目在2020年底一次试车成功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由此获得集团管理与创新类特殊贡献奖。尤其可喜的是,其核心LDPE/EVA装置今年初连续运行66天,创造国内同类装置平稳运行新纪录,为集团以煤油气综合利用为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再树新标高。
去年榆能化一方面要实现一期项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另一方面还要攻克填平补齐项目中遇到的新瓶颈、新难题,实现两期项目“1+1>2”的耦合联动,殊为不易。
期间,该公司全力克服影响装置平稳运行的各种不利因素,一期项目生产运营质量不断提升,DCC、DMTO装置双烯收率分别达到36.35%、34.42%,同比提高0.62%、0.27%,较“创一流”指标分别提高0.35%和0.12%;甲醇联合装置全年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单炉催化剂累计生产甲醇720余万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与此同时,该公司充分借鉴和汲取一期项目的运行经验,精心组织填平补齐项目试生产,通过技改消缺全面消除影响装置稳定高效运行的瓶颈问题,各装置均实现满负荷运行,且运行质量优于国内同类装置试生产水平,仅用6个月时间即实现正收益试车,并顺利通过了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性能标定,全面实现达标运行。
填平补齐项目的全面达标运行,为榆能化积极发挥“大系统”弹性、柔性优势和装置产能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公司全面完成年度生产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目前,我们的LDPE/EVA装置可以连续稳定生产EVA光伏料、线缆料和发泡料,生产运行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榆能化也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唯一一家能够生产高端EVA产品的企业。
据了解,2021年,该公司重点推进填平补齐项目产品研发工作,以市场和效益为指挥棒,以联合实验室为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各装置工艺技术优势,先后完成非承压管材专用料、高熔指丙丁共聚透明料等13个聚烯烃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全年累计转产85次,转产成功率100%,且产品质量稳定。
站在全公司层面,榆能化持续向“高端化”发力的成绩单更为亮眼。去年,该公司对标国外进口产品,先后成功研发产出“三高”聚丙烯、EVA发泡料和太阳能光伏胶膜专用EVA等高端产品,全年累计生产中高端产品81.44万吨,占一期聚烯烃总产量的65.61%。其中EVA发泡料和光伏封装胶膜专用EVA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产品创效能力显著;“三高”聚丙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满足进口产品替代标准。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源于公司对聚烯烃产品研发和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这些紧贴市场的研发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后,有效提高了中高端产品的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2021年,面对能耗“双控”政策收紧、原料价格暴涨、疫情持续影响等多重压力,榆能化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创一流”战略目标,全力推进重点任务,全年累计生产聚烯烃产品185.6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0.11亿元、利润16.47亿元、税费20.18亿元,全年较计划超产聚烯烃12.67万吨,实现增效3.62亿元;其中填平补齐项目全年累计创效12.46亿元,为公司实现效益逆势增长提供了保障。
为进一步激发创效潜力,该公司深挖节能降耗,实施增收节支项目,全年实现增效8000余万元;积极开展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修旧利废等工作,节支1705万元;完成蒸汽余热余压发电、甲醇1线转化S4蒸汽回收项目,实现节能1.65万吨标煤,蒸汽余热余压发电机组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奖励1632万元;全年中高端产品实现增效1.08亿元。同时,针对主副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特点,充分利用需求淡季和检修窗口期,实施“淡储旺销”及“限量挺价”策略,全年累计增效约1419万元……
填平补齐项目的优质高效运行,大幅提升了我们公司聚烯烃产业规模,尤其在煤价暴涨的形势下,公司效益逆势增长,充分彰显了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优势,进一步厚植了高质量发展根基。目前榆能化聚烯烃产能规模已跻身全国前列,并具有多种工艺技术生产不同类型的聚烯烃产品,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等优势。
截至2月底,该公司累计生产聚烯烃产品33.36万吨,完成一季度稳增长目标47.85万吨的69.72%。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榆能化将坚定不移推进“创一流”战略,着力增强“大系统”运行优势,稳运行、稳增产,重点抓好PP3、LDPE/EVA核心创效装置产品研发生产,不断丰富中高端产品序列,积极探索主产品“一站式”配送服务,确保全年生产聚烯烃产品185万吨、力争19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实现利润20亿元以上,努力为集团公司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