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司广锐意进取,奋力开拓,累计生产天然气产量12.29亿方,实现收入29.99亿元,生产经营呈现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态势。公司获得集团公司年度“先进基层单位标兵”光荣称号。
2021年,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复杂的外部环境,带领全体职工主动作为、奋力拼搏,坚持从经营管理上要效益,在原料煤储备、工艺管理、优化运行、生产经营上持续发力,统筹兼顾,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节能增效,狠抓副产品增量,以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努力在生产经营上下功夫,实现销售收入持续提升。
一、能源保供
2021年,公司坚持将煤炭保供作为突围脱困和能源保供的头等大事,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利用采暖季结束期间煤源充足的有利时机,开足马力提高负荷,紧盯煤炭供应商提产保供,安排专人驻矿催产催运,实现了上半年长协兑现率达到111%,保证装置全褐煤运行。
针对下半年量缺价涨、停供减供局面,积极取得相关方和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大力协助,赢得先手,使长协兑现率处于国能集团所有保供单位前列。
为保障煤炭供应,积极组织启动补充烟煤采购,全力争取边际,为冬季极寒天气提量保首都供气、保冬奥供气做足准备。
二、优化运行
加强能耗双控管理 多举措节能降耗
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提升自身能源管理水平,规范内部管理;
推动节能改造项目,稳步实施二氧化碳吸收塔给料泵、水泵系统及动力除盐水泵优化运行等节能改造;
建立电力数据分析核算与优化运行控制体系,使上网电量、外购电量、综合电费分别降低84%、93%、13%,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
2021年,通过实施含尘焦油两相分离项目、循环水泵节能改造、低位热能回收、变频器改造等节能项目,共节约2.56万吨标煤,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步。
加强基础管理 提升工艺技术水平
强化工艺指标管理,制定重点单项考核指标管理制度,实现精准考核,强化工艺纪律执行,实施重要设备检修和工艺操作实施“手指口述、双人唱票”,有力遏制和消除波动非停风险,3台锅炉实现全年零非停。
全面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完成水系统深度处理段及酚氨回收提标扩能改造,使污水系统处理负荷由93%提升至101%,使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满产超产能力。
通过对合成除氧站与动力高压除氧器进行降压运行,有效降低了蒸汽消耗,实现了夏季低压蒸汽“零放空”;
稳步实施二氧化碳吸收塔给料泵、水泵系统和动力除盐水泵优化运行等节能改造,使生产装置得以深度挖潜;
组织实施的焦油渣煤泥资源化掺烧、酚氨回收脱氨后酚水节能改造,使天然气燃料煤消耗、水耗和生活水消耗分别降低10.3%、4.5%、43%,全年累计节约生产成本近3400万元。
实行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质增效
采取自产氨气用于动力脱硝、气化炉润滑油品替代、废旧物资与危险废物处置、光伏项目租赁、设备修旧利废、气化灰渣外运以及充分消耗长期闲置物资、合理高代低等降本控亏措施,累计节约生产成本近2000万元。
围绕九方面65项具体措施实行精细化管理,累计实现减亏3.36亿元,较1.5亿元的全年计划多增效1.86亿元。
扎实推进开展“低标准”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从严部署、从实推进、从速行动全覆盖开展“低标准”治理工作,坚持持续发力,使公司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技术改造显成效 实现提质增效挖潜
公司积极攻克生产瓶颈,统筹施策推动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低甲燃料气回收改造、低甲甲烷回收等项目实施,回收可利用资源;通过对投用低甲洗闪蒸气回收与燃料气管网改造,合理优化天然气组分,实现年创收3500万元。
2021年,开展对气化炉长周期运行攻关,将困扰企业多年、年均造成非停近30次的废锅泄漏问题彻底解决,每年可节约药剂消耗、设备检修等费用2300余万元;公司作为主要完成者的《赛鼎炉低阶煤4.0MPa气化技术》通过石化联合会科技成果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废水处理和零排放系统集成应用》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发表科技论文26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和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