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对《陕西榆林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等规定,现将报告书有关情况进行第一次公示,欢迎公众积极参与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规划概述
为科学指导榆林市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实现示范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等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在充分分析榆林市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国内现代煤化工发展趋势基础上,科学制定《榆林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旨在统筹全市资源,结合榆横工业区、榆神工业区、靖边综合能化园区三大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各项建设要素条件及未来发展潜力,通过顶层规划解决示范区以及三个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发展布局等重要问题,明确全市及重点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规划煤水电等供应保障方案,确保榆林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本规划将成为榆林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总体纲领,指导榆林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科学、合理、有序、高质量绿色发展。
到2025年,基本实现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终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目标,将榆林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转化基地,在全球和国内产业分工及竞争中占居优势地位。
综合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及环境承载力,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规划到2025年,新增煤炭转化总量5000万吨以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900亿元。
规划到2025年,榆林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形成500万吨/年煤制油品及化学品(新增400万吨/年)、500万吨/年烯烃(新增260万吨/年)、100万吨/年煤制芳烃、1500万吨/年流化床粉煤热解的基础产业规模,构建100万吨/年精细化工及专用化学品、20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500万吨/年煤基化工材料、300万吨/年煤基清洁油品产品架构。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力争突破3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在收集资料、现场踏勘、调查分析、环境现状监测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资料,进行污染源强预测、规划方案分析,对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生态等方面进行影响评价,并对项目布局、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提出环保相关要求,作出评价结论。
从1998年启动实施,到2016年定位为高端,再到目前培育壮大世界一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逐步迈向更高峰。20多年来,全市已在能化领域完成投资5000多亿元,建成重点项目170多个,并打造出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
在榆林能化产业发展中,园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作为承载主阵地,而且是引领高端发展的助推器。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原则,榆林对44个产业园区整合优化为23个,其中工业园区17个、城市新区3个、农业科技示范区3个。201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8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1%和36%。
结合实际,榆林确定榆横工业区、榆神工业区、神木锦界工业园区、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府谷高新区等为现代煤化工主要承载区。目前,全市已形成煤基烯烃240万吨、煤基油品160万吨、煤制甲醇220万吨、煤制醋酸20万吨、聚氯乙烯135万吨、煤焦油加氢222万吨、兰炭6900万吨的产能。2018年,全市转化原煤约10277万吨,煤炭转化率22.6%。此外,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利用装置稳定运行,煤间接液化、煤焦油加氢等国内外领先的自主技术实现产业化,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全球首个煤油混炼工业示范等成果通过鉴定。从总体来看,榆林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