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新疆煤化工公司是兖矿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号召,实施战略转移打造新疆基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家煤化工企业,自2009年4月入疆以来,扎根天山北麓十年。
兖矿新疆煤化工公司早在60万吨醇氨联产项目建设之初,就在技术工艺上充分依托兖矿集团拥有的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将兖矿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在内的3项国家“863”成果、7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技术、5项世界顶尖工艺应用在装置之中。并投资约5亿元建有较为完善的污染治理和应急处理设施,体现出技术先进、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的现代煤化工技术集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家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煤化工企业。
近年来,兖矿新疆煤化工公司接连捧起稳产高产、量效并增、创新创效、扭亏为盈的成绩单,虽不敢有半分自满,但怀有十分自信。面对严峻的化工市场形势,他们从思想、制度两方面激活全员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意识,特别是在生产运行、节能降耗等方面,细化管控措施50余条,使得高产纪录、运行长周期频繁刷新,双炉双系统“安、稳、长、满、优”基础更加稳固。
在优化系统运行上,他们为提高装置的灵活性,集合骨干技术力量,在没有任何样板及其它厂家成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立足自身摸索实践,对甲醇变换炉炉温的控制、低温甲醇洗系统洗涤量和冷量调整、外供二氧化碳量调整等三方面进行了反复研究,终于在2019年5月一次性成功实现了单台气化炉带合成氨、甲醇、尿素三系统运行,彻底革新了系统原有的运行模式。此种独创的运行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生产系统调整的灵活性,还最大限度缩短了系统开车的恢复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年可节约开车成本近1200万元,同时也为同类型企业原始开车中提前打通系统工艺流程,暴露系统问题,检验装置性能提供了操作范本。同时,他们的气化在线无波动倒炉操作也日臻醇熟,创造了27小时完成两次连续在线倒炉和一台气化炉更换四个烧嘴的最短纪录。
此外,尽管化工企业火炬持续燃烧是系统装置运行技术的需要,但该公司却看中了其中大量废气的白白浪费。在废气综合回收利用上,组织技术人员将原本在火炬燃烧放空的生产废气回收至锅炉利用,达到了变废为宝、节能减煤、降耗减排、提质增效的目的。历史性的实现了火炬长明灯外,无其他气体在火炬放空燃烧。年均节省煤炭约1.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约200万元。
加之地处新疆,水资源匮乏,而煤化工却是耗水大户。作为兖矿集团在新疆建设发展的首个煤化工项目,该公司坚持以节水减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己任,不断进行系统优化和技术改造。2019年,耗水量较去年同期降低约50万方,节约成本约180万元,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不冒烟的烟囱”也成为属地政府推广亮点,环保节能亮点获《新疆日报》大幅报道“出彩兖矿蓝”。
在创新方面,原料煤的稳定正是兖矿新疆煤化工公司增盈创效攻坚战需要打好的“先遣战”。
虽然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但其形成较晚且露天煤矿居多,一旦煤质有变,问题不是能不能用,而是直接停车。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他们三年跋涉6万里,用足以绕赤道7圈的距离,将“找煤”脚印刻进深山大漠,一家矿挨着一家矿去调研、化验、分析,寻遍了方圆80万平方公里的7个矿区、30多个矿点。由于分析一组数据需要4、5天时间,他们为了保证化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专门购置了粘温曲线测定仪,煤质分析班的姑娘们也跟着开启“5+2”“白加黑”的疯狂化验模式。
特别是在新疆寒冷的冬季跑矿,不仅路难走,他们更要忍受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一驻矿就是半个多月。有时候煤矿没地方住,困极了只能在车里眯一会儿,那个彻骨生寒的滋味,让他们终生难忘。经过230余次粘温曲线分析,反复对比前期化验积累的大批数据,一遍又一遍指标甄选、经济比较,试验了多达110个煤炭配方,优选配比方案,最终他们还是逐渐摸透了其中的规律,系统掌握了周边煤质情况,成功开发出7个新煤源,建立起10个矿点可供,备用、在用煤源两个机制,成功打破了单一煤源这一制约生产“安稳长满优”的瓶颈,气化炉“等米下锅”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以“煤炭稳则气化稳、气化稳则全厂稳”助推生产系统从“开开停停”到实现超过324天的长周期运行,一朝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