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推手,经过以往十几年的发展、探索和实践,我国现代煤化工在规模、技术、装备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现代煤化工也应从产业角度重新审视未来发展,当前或许正是现代煤化工产业调整思路、化危为机、转型发展的契机。
首先要看到,现代煤化工的理论和价格支撑体系发生了变化。
过去十几年,我们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基于我国富煤、少油、贫气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全球化、国际高油价的预期。在此资源结构和价格体系下,现代煤化工衍生产品对比石油路线的同等产品有较强竞争力。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此次疫情将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较长时间的萧条,市场消费可能趋于保守,大宗原料价格可能会长期低迷。在此情况下,我国煤化工产业应重新明晰定位、梳理思路、调整方向。有眼光的企业应跳出行业看行业,补齐链条强链条,瞄准趋势早布局,多元联产抗风险,从以资源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
其次要厘清现代煤化工是否必须向石化路线衍生。
与煤炭现有其他利用途径相比,现代煤化工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煤炭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优势,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甚至革命。但过去十几年,整个煤化工行业都在围绕石油替代做文章,发展的多是石化上中游产品,直接与石化企业竞争。在当前形势下,笔者认为现代煤化工有必要脱离单独产业的孤立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采取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方式,大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煤炭开采、电力、石油化工、化纤、盐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产业竞争力。通过现代煤化工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多赢的发展效果。
再次要探讨,现代煤化工怎样打通产业链才更有竞争力。
近几年石化产业崛起一支新军,就是以荣盛、恒力、恒逸、盛虹、桐昆、新凤鸣、三房巷为代表的江浙纺织企业。他们从化纤做起,逐步逆流而上,抢滩聚酯一体化、石化一体化项目,直到介入炼化、现代煤化工项目,打通了从“一滴油”到“一片布”绵延上百个产品的产业链条。那么,现代煤化工企业是否也可以顺流而下,向下游延伸呢?譬如,煤制乙二醇下游消费领域的单一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极大制约了行业的经济性和长远发展。企业可以利用生产装置副产碳酸二甲酯和乙醇,布局乙二醇下游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乙二醇制乙二醇醚、乙二醇氨化制乙二胺及衍生物、乙二醇氨氧化制乙二腈等。
最后还要强调,现代煤化工已经过热,不宜再“飞蛾扑火”。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煤制化学品审批权的下放,加上前期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国内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规划及建设再掀热潮,且装置规模越建越大。据研究机构测算,到今年底国内将再增500万吨乙二醇产能,其增速已超过聚酯。但面对低油价下国内炼化一体化的产品优势和国外低价乙二醇的倾销,这些新入围者无异于飞蛾扑火。也因如此,近期许多业内人士建议要严格控制重复建设和投资,谨防过热。
现代煤化工产业是我国化工界的壮举,发展不易、转型更难。在当前的困难时刻,现代煤化工产业确实要好好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了。毋庸置疑的是,不管产业走向何方,都要立足于煤炭价值的发挥和升值,立足于满足消费升级和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一开始就把控好布局、规模、环保、投资等各方面的问题,避免重走以前的弯路。同时也要注意进口产品和其他替代产品的产能释放,规避横向风险,从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性上保障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