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24日,石油和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中国行调研组来到河南,对河南能源永城及鹤壁园区、河南心连心化工园区、鹤壁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等以煤化工为主的园区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中国化工报记者了解到,受制于用煤指标连年削减,煤化工园区和企业苦于没有用煤指标,一些改扩建、新建项目无法上马,园区和企业纷纷在做精做细现有项目、延伸下游产业链上下功夫。
“我们非常支持国家的限煤政策。煤是宝贵的资源,同时也为了我们的蓝天着想,单纯的燃料煤必须控制。但是我们也希望国家可以对企业用煤实行分级管理,化工原料用煤不应列入能源一次煤消耗指标,因为煤化工对煤的利用可以说是‘吃干榨净’,是一种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方式。”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总工、副总李玉顺说。
据介绍,在行业“能效领跑者”评比中,心连心已经连续七年蝉联以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的第一位,其煤炭消耗的控制达到了全国领先,即便如此,也依然没有用煤指标。“由于没有用煤指标,企业想再扩大规模比较难,因此我们采取‘一头多尾、柔性生产’的方式,让现有装置发挥最大效能,产生最大效益。” 李玉顺说。
永城园区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旗下的八大园区之一,区内的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拥有50万吨/年甲醇、20万吨/年乙二醇等能力,2018年上半年实现盈利1.36亿元。目前企业正在筹划新上马一套20万吨/年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企业用煤指标现在约200万吨/年,新上马的项目煤从何来?
“我们通过压减小锅炉、园区实现集中供热供气等方式,省下煤炭指标,用于新项目的发展。同时,我们对现有装置不断优化,装置的负荷率不断提升,成本也进一步降低。”河南能源永城园区龙宇煤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石自更表示。
在鹤壁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由于缺乏煤炭指标,早先规划的210万吨/年的煤制甲醇项目已被放弃。“目前园区将不再发展以煤为源头的高耗能项目,主要依托现有的60万吨/年甲醇和150万吨/年的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等龙头项目,构建延伸产业链,向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 鹤壁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副主任徐习海表示。调研组在园区现场看到,除了既有的煤化工项目,园区在建、待投产项目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主,而既有煤化工项目则努力向下游延伸。同时,区内鹤壁天伦燃气公司天然气直供项目管道施工已完成,近期具备供气条件,届时将为园区企业提供新的原料。
“目前我们的60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负荷率达到了103%,丁二酸酐示范装置最高负荷率达到了130%。”河南能源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水合说,“没有用煤指标就不能上新的大项目,因此我们瞄准做精做长现有产业链,在提高负荷、降低能耗上下功夫。”
鹤壁宝发能源总经理张国杰向调研组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由于缺乏用煤指标,公司与北京华石联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鹤壁华石联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马了15.8万吨/年焦油综合利用示范项和150万吨/年的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避开了煤炭指标问题。
此外,宝山园区还引进了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区内投资建成了6万吨/年劣质重油MCT悬浮床加氢工业示范装置,该示范装置以中低温煤焦油、克拉玛依高钙稠油、荆门重油(渣油与催化油浆)等多种重劣质原料为主,不占用煤炭指标,发展前景良好。
“煤化工是将煤炭作为生产原料,与单纯的电煤、燃料煤不同,建议在严控燃料煤消费量的前提下,将化工原料用煤从燃料煤中剥离,合理制定原料煤的控煤方案。”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秘书长苏东对调研组说。
“另外,河南省的控煤指标是按照2015年的用煤基数制订的,为709万吨,按照‘十三五’煤炭消费下降率18%计算,到2020年,全省石化行业煤炭消费量要控制在581万吨。由于2015年是化工行业的低谷期,很多煤化工项目处于筹建阶段,因此这一基数已远远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苏东指出。对此,苏东建议,应深入调研,获取真实的煤炭消费量,制订合理的控煤基数。据了解,当前,河南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在环保、节能、安全严控的形势下,正在统筹全省化工产业资源情况,谋划新的产业布局,力争在保持和优化现有化工优势产业的同时,开拓新兴产业,促进全省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