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中,一条笔直宽阔的马路延伸向远方。随着汽车向前行驶,一幢造型别致的大楼映入了石油和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中国行调研组的眼帘,这就是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榆神工业区)管委会。
3月21日,调研组走进了规划面积达1108平方千米的榆神工业区。
“如果能把国内外先进技术,包括大设备技术、产业大型化技术等集成,并应用于榆林煤化工,未来10年,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相比竞争力更强。”榆神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孙守洋对调研组说。
煤化工竞争力强
以煤化工、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榆神工业区,正积极筹划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效益良好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这也是该区自2003年陕西省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提出“三个转化”(即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发展思路以来,一直坚守的目标。
目前,榆神工业区配套完善,容纳千亿元规模产业的园区建设格局初具雏形,具备承载大企业、大项目的条件和能力,已引进企业37户,完成产业投资260亿元,201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59.8亿元。其中延长石油煤提取煤焦油与制取合成气一体化(CCSI)、陕煤榆神煤炭分质高效转化等项目,均列入国家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专项规划。“从煤化工大型化角度来讲,煤制甲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不高,进一步开发下游产业完全可以和石油化工路线竞争。”孙守洋表示,如果当地煤炭价格控制在200元/吨,甲醇的成本可以控制在1200元/吨左右,而目前甲醇价格为2000多元/吨,这时煤制甲醇路线和石油路线相比就很有竞争力,可以大力发展煤化工下游产品。即使油价到40美元~50美元/桶,煤制烯烃、芳烃、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仍有竞争力。
榆神工业区管委会总工程师王新明表示,园区基本形成以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CTC)、延长石油CCSI、陕煤煤炭分质利用和榆能煤基多联产项目为龙头,建立工业区的“四梁八柱”支撑项目。下一步主要目标是深度融入国家大型煤化工基地建设的盘子,力争未来5年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投入和1000万吨的化工产品产能,建设1000亿元产值的园区。
系统集成是关键
“现在的问题是缺乏国家层面的系统集成,榆林煤化工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规划等方面各走各的路,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造成了资源、资金、人才等浪费。”孙守洋表示,煤化工企业应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借鉴中国高铁的成功经验,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法,开展高端技术系统集成,协同攻关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占领全球制高点,实现产业发展从跟跑到领跑。
王新明也认为,煤化工企业应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沟通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在选择技术路线和产品方案时少走弯路,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同时差异化发展,企业不一定做全产业链,集中优势做精某个环节即可,打造专业化企业。
据介绍,为了整合企业资源,目前榆神园区管委会正在重新修订工业区总体规划,重点把产业链上相关企业联系起来,把资源、工艺、技术、产品等有效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同时,管委会正积极筹备建设热能、气岛、公共管廊等公用工程,减少企业投资成本。
打造专业化园区
孙守洋表示,榆神工业区依煤而存,今后榆神工业区将走大型化、专业化化工园区路线,配套完善的安全、环保、公用工程等设施,保证园区内废水、固废、废气等处理安全可控。
据了解,目前榆林煤化工投资过百亿元的6个大型煤化工项目中,有3大项目落户榆神工业区。为了推动工业区高质量发展,未来5年内,榆神工业区规划了100万吨/年烯烃、400万吨/年甲醇、320万吨/年乙二醇、100万吨/年芳烃等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将超过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油化工园区的投资。
“东南沿海地区石化产业发展空间有限,我们在发展大型煤化工的同时,还可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目前有产业转移的企业和对煤化工项目看好的企业来到园区投资精细化工项目,其中有意向的项目有20多个,今年10个项目有望开工建设,其中五六个项目最近将密集开工。”孙守洋表示,榆林煤炭质量好,原料便宜,特别适合发展煤化工,如果把国内外先进技术集成,就地在榆林实施转化和深加工,未来将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据介绍,这几个将开工的项目均为中小精细化工项目,包括石脑油制混合芳烃、间对甲酚、絮凝剂、环己酮、玻璃纤维棉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