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已经了解,煤制乙二醇产品会对聚酯纤维质量有影响,因此并不能100%应用于聚酯纤维。虽然为时不晚,但这还是暴露了煤化工领域研发与应用脱节的问题,也成为化工新产品、新材料研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自2009年国内首套煤制乙二醇投产后,煤制乙二醇推广应用就出现了“急躁症”,一次投产成功后,就急于进行转让,甚至有的成果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就匆忙向市场推介。为了防止流失客户想早些推广,这一考虑可以理解,但如此匆忙显然不妥。科学的做法应当是,在首套示范装置投产后,进行长周期运行考核、鉴定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的问题不仅是装置影响稳定运行的设备、工艺问题,更重要的是产品应用到下游后表现出来的问题,比如是否令下游产品质量达标、是否有成本竞争力,等等。这样才能不断消除技术缺陷,优化设计。
只有全力做好示范装置建设并取得第一手资料,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增强技术的适用性,才能加快推广步伐。但近几年来,煤制乙二醇技术开发与生产企业一直在回避煤制乙二醇对聚酯纤维的影响,通过各种办法努力证明煤制乙二醇可以100%应用于聚酯纤维。但产品质量好不好,最终还是用户有发言权。
所以,煤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科研单位、工程公司、生产企业都应当静下心来,拿出“甘坐冷板凳”的精神,针对可能对下游产品聚酯纤维带来质量影响的指标,从基础研究开始,对煤制乙二醇的催化剂、工艺、设备、产品分离等环节逐一进行研究,从原理上、工程化上系统找出产生杂质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为100%应用或者大比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破除制约煤制乙二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类似应用研究不到位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聚甲氧基二甲醚在工业化装置没有建设之前,相关企业没有认真做研究,就宣称可以在柴油中添加40%左右。等到应用后,根据燃烧效果、经济性,才发现最多只能添加15%。还比如号称“21世纪绿色溶剂”的碳酸二甲酯,投产后并不能真正体现独有的替代优势,在产能过剩的形势下,行业一直不景气。
技术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个新产品的研发只有通过基础研究掌握技术原理,再到工业化装置验证,之后再到产品运用,环环相扣,才能逐步形成量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当产品应用出现问题后,还要从基础研究阶段找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新产品产业化顺利开展。煤制乙二醇杂质问题的解决,需要催化剂、设备、聚酯等专业的通力合作攻关解决。这也说明需要化学与材料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衔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键纽带。新产品开发必须融合多个学科才能成功。
国外大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把开发出的新产品免费送给使用单位,目的只是得到下游用户真实的信息反馈,譬如产品主要用在什么方面,与普通产品相比,性价比有什么优势,等等。这种科学态度,虽然好像在抢占市场份额上会慢一点,但由于形成了良性循环,后期反而会加快产品开发与技术推广的进程。希望煤制乙二醇企业和其他煤化工企业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以工程化和市场应用为导向确定技术研究的方向。这有助于提高成果的指向性和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有助于明确新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