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13个部门制定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并明确要求推进煤制气产业示范。目前,尚处于示范阶段的煤制天然气与自然开采的天然气价格在我国是“一视同仁”,使得十分脆弱的煤制天然气产业难以生存。据媒体报道,最近,国家能源局赴新疆庆华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调研时,庆华公司“哭诉”,目前,受气价影响公司发展日益艰难。据笔者了解,不仅庆华如此,我国已投产的几家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部亏损。例如我国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企业——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自投产以来,同样由于门气站价格两次大幅下调,导致经营压力日增。如果煤制天然气产业这种亏损局面持续下去,不仅现已投产的项目难以存活,也会严重影响后续项目的积极性。
对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给予适应的政策支持,可考虑采取两种思路:一是比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区别于煤电的扶持政策,给予煤制气一定的价格补贴,以弥补其在示范期间出现的亏损,帮助其逐步发展壮大;二是由政府价格部门对煤制气项目采取“成本加成”的方式制定价格,使煤制气示范项目“有利可图”,帮助其实现良性与可持续发展。
由于全国性输气网络尚未形成,使得输气管网已经成为制约煤制天然气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应加快管网经营主体多元化改革,打破现有垄断格局,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尽快形成全国性供气网。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科学核定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
在天然气价格改革中,气源和销售价格交给市场,政府对属于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输配价格进行监管,增强气源端和销售端的市场竞争。与此同时,鉴于煤制天然气处于示范阶段,现阶段产量极低,2017年总产量不足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因此,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应协调尚处于垄断阶段的输气管网公司,对数量不多的煤制气“照单全收”,不再“被限产”。
再次,资金渠道问题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无论是现已投产的几个煤制气示范项目、还是正在开工建设的煤制气项目,几乎都是采取滚动建设的形式,即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使项目公用工程难以分期建设,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过长,加大项目建设成本。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项目资金需求规模大,企业很难在短期内筹集到足够的建设资金。
因此,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向煤制气项目融资倾斜;另一方面,煤制气项目扩大融资对象范围,面向整个社会进行融资,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融资。推广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