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的第一个年头,煤化工产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市场、资源和环境压力。“十三五”还搞不搞煤化工?怎么搞?这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担心,共同关注。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在9月20—21日由中国石化联合会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发现,国内主要的煤化工企业不但没有放弃煤化工,而且都已确定“十三五”的具体发展目标,并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实践。
神华集团:肩挑示范,再上台阶
拥有20个已投入生产运营或试运营煤化工项目的神华集团,目前达到了煤制油产能126万吨,煤制烯烃产能220万吨,煤制甲醇产能604万吨,2015年交出了煤化工产品1047万吨、营业收入239.8亿元的成绩单。
“神华集团作为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有着自己的产业责任。‘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产业示范,并继续承担新技术试验风险,推动我国煤炭清洁利用事业的发展。”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院士如是说。他这样阐述神华集团“十三五”的发展思路:在布局上依托一些地区丰富煤炭资源和足量水资源,以环境容量确定总体规模,推进规模化、一体化、基地化建设;在技术上发展现代化、大型化、分质联产化、产品精细化、清洁高效化技术;在项目上集约化建设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基多联产等四大类现代煤化工项目。
到2020年,神华集团计划达成的目标是:年转化煤炭9000万吨,构筑以鄂尔多斯、陕北、包头、新疆、宁东为支点的神华现代煤制油化工体系,形成千万吨级原油替代量的煤制油化工产能,煤制油和煤制烯烃达到千万吨级规模。
根据规划,神华集团“十三五”要实现的具体布局是:在鄂尔多斯、宁东、新疆等优质煤炭资源赋存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重点布局煤制油项目;在包头、宁东、新疆、呼伦贝尔、陕北等资源赋存较好、水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重点布局煤制烯烃项目;在准格尔富含高铝煤炭资源的区域主要布局煤电铝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基地;在乌海等焦煤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及毗邻蒙古国焦煤资源丰富的口岸工业园区主要布局煤焦化项目。这个版图,既有现代煤化工,又有传统煤化工,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资源合理利用的发展方式。
华谊集团:依托市场,做强核心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一直秉持着在“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地区发展煤化工的理念。华谊集团科技部副总经理李甫告诉记者,华谊集团“十三五”期间,将在现有的安徽无为、江苏昆山、上海吴泾3个生产基地基础上,结合“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把广西钦州基地和国外基地建成碳一化工与羰基合成技术为依托新型能源化工示范基地,做大做强甲醇、醋酸等核心产品。同时,将以甲醇、醋酸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向高端产品发展,实现新产品比例大于18%。“目标是2020年实现煤化工板块销售收入148亿元。”显然,李甫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华谊集团将打造一体化上下游产业链,将煤化工业务与石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绿色轮胎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链条,最终可实现的终端应用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通过各业务板块的整体联动和协同效应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在产品市场价格及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下的业绩波动风险,可以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除此之外,华谊集团还瞄准了工业气体业务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将继续与战略伙伴一道,畅通渠道,并购与新建并举,为工业园区或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气体供应服务。
中煤集团:烯烃为主、化肥先行
“是煤化工支撑了中煤集团!2016年上半年中煤集团的现金流中,煤炭板块是15亿,煤化工板块是15.2亿,但煤炭业务的利润是负2.92亿元,煤化工业务的利润则为10.77亿元,煤化工起到了骨干作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晓东这样评价煤化工对中煤集团的重要性。“我认为我们是选择了正确的投资方向,经过充分论证后,集团确定了烯烃为主、化肥先行的产品方向。”
“中煤的每一个煤化工项目,几乎都实现了投资低于概算、实际工期短于计划工期、一次性开车成功、短时间内达到设计负荷、成本控制良好、生产指标领先。”李晓东说。鄂尔多斯图克化肥项目一期年产100万吨合成氨、175万吨尿素工程项目实际投资93.2亿元,工期33个月,创造了国内外装置建设周期最短、投资控制最好的新纪录,2015年产量达172万吨;陕西榆林烯烃项目一期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聚烯烃历时35个月建成,节省概算投资10亿元,在油价大跌的时期仍然保持了月均上亿元的利润,2015年烯烃产量达68万吨;鄂尔多斯蒙大年产60万吨聚烯烃项目今年4月19日投产,5月达满负荷生产,按全部成本模拟计算,7月实现利润4000万元。
“中煤集团‘十三五’重点建设蒙陕、山西、新疆等煤化工基地,推进煤基新材料、化肥新产品等升级示范工程。到2020年,煤化工权益产能和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其中尿素产能293万吨、烯烃产能251万吨、甲醇产能183万吨、焦炭产能362万吨。”李晓东说。这个依靠煤化工实现利润的企业“十三五”仍将拓展自己的煤化工版图,新建项目有:鄂尔多斯图克工业区年产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项目二期工程;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年产10万吨低密度聚乙烯、2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45万吨聚丙烯项目;中煤平朔年产75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对于已建项目,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化肥项目重点研究缓释肥及产品中微量元素的增加,烯烃项目将避免同质化竞争,开发专用料等高端产品。
陕煤化集团:分质利用,传统升级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目前拥有煤化工公司8家,产品29种,包括聚烯烃70万吨、甲醇260万吨、尿素144万吨、合成氨97万吨、煤基油品47万吨、电石245万吨、聚氯乙烯110万吨、二甲醚11万吨、聚四氢呋喃4.6万吨,等等。
注重技术创新、建立了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的陕煤化集团,“十三五”的主题依然是以创新驱动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向记者描述了三大创新方向。
一是稳妥推进煤炭分质利用产业化,集团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建设亿吨级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多联产示范产业园,基于清洁高效热解、焦油分质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突破,现已具备大型工业化示范条件,一期3000万吨/年煤炭分质高效转化多联产项目已启动,计划明年与配套煤矿(曹家滩、小保当)同步开工建设。
二是积极推动煤基化学品精细升级,将初级烯烃产品多元化,随下游需求灵活调整,聚烯烃产品高端化,烯烃下游产品高附加值化,开工建设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年产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涵盖聚乙烯、聚丙烯、聚醚多元醇、乙二胺等10种化工产品。
三是认真做实传统产业激活,焦化产业做好原料替代、产品多元化差异化、废水零排放、废气超净处理,甲醇和化肥产业做好源头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电石和聚氯乙烯产业应用氧热法电石新工艺、绿色无汞催化剂,生产高性能聚氯乙烯合金等。
兖矿集团:聚焦气化,延伸产业链
“兖矿将煤化工气化岛服务为重心,打造煤化工工业气体的专业服务平台。” 兖矿集团总经理助理褚宏春这样描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据他介绍,兖矿集团未来技术创新的方向包括:超洁净煤技术、高温-间接液化煤制油技术工业化、4000吨/日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半废锅流程气化技术、8.7兆帕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塔盘式闪蒸-换热一体化技术。
“在开展气化岛服务的同时,兖矿将打造4条产业链,形成化工新材料和化工新能源两大产品群。”褚宏春说。第一条醋酸深加工产业链,以醋酸和甲醇为原料,发展醋酸甲醛化制丙烯酸,延伸发展高吸水性树脂;以醋酸和氢气为原料发展燃料乙醇。第二条甲醇深加工产业链,以甲醇为原料,结合当地甲基叔丁基醚等石化原料供应优势,发展特种橡胶和工程塑料;以甲醇和甲苯为原料发展市场短缺的对二甲苯;以甲醇为原料发展清洁型柴油添加剂聚甲氧基二甲醚。第三条尿素深加工产业链,依托尿素和甲醇发展尿素醇解法碳酸二甲酯,进一步发展非光气法聚碳酸酯,再与聚甲醛进行工程塑料合金与改性生产;以尿素为原料,发展不便长距离运输的三聚氰胺泡沫塑料供应当地市场;以合成氨为原料,与苯或顺酐等结合,发展聚天冬氨酸,结合现有复合肥产业用于复合肥及控释肥生产。第四条合成气深加工产业链,发挥煤气化优势、市场优势和深加工原料配套优势,发展陆路运输成本较高的乙二醇;以乙二醇、精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结合以氢气为原料发展的特殊单体1,4-环己烷二甲醇,延伸发展特种聚酯PETG;实施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技改项目,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实施多喷嘴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及配套系统优化工程。
延长集团:煤油气综合,做强园区
具备煤油气资源优势的延长石油集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该集团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成为一大亮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扈广法告诉记者,这个园区综合了煤气联合制烯烃、煤提取煤焦油制合成气一体化、煤油共炼耦合重整制芳烃、合成气制乙二醇等多项创新技术,同时具有最先进的循环经济示范效果,可以实现煤油气综合利用,碳氢互补,煤化工碳排放耦合二氧化碳驱油驱气进行减排,利用园区化发展优化物料、能源消费。“十三五”期间,园区将实现180万吨烯烃的基础产业规模,总产值达到约370亿元,同时有选择性的实施部分高端石化产品和加工制品项目,积极推进煤基多联产创新示范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
“延长还有另外3个园区的具体规划。在榆神煤化工园区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规划建设800万吨/年提取煤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装置、煤油共炼及后续油品和高端化工品加工装置、合成气发电装置。主要产品为满足国五、国六标准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及部分高端化工品;在榆横煤化工园区进行油醇联产示范,规划建设700万吨/年煤气化、100万吨/年费托合成混合伯醇联产油品及油品加工等装置;在兴化化工园区进行乙醇产业示范,依托现有甲醇产能和煤气化规模,建设二甲醚合成、二甲醚羟基化生产乙酸甲酯、乙酸甲酯加氢反应等主要工艺装置,生产燃料乙醇50万吨/年。”扈广法进一步补充到,“我们还要利用东南沿海进口原油及周边市场,着手研究在东南沿海国家规划的石化产业基地合作建设油煤综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
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吃干榨尽
同煤集团昔日曾是一家以煤炭为单一主业的国企,而今,已发展成为以煤炭、电力、金融、煤化工、机械制造、物流贸易等多业并举的特大型现代能源集团。同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有喜说,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基础工程。
同煤集团大力促进煤炭资源在生产转化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投资389亿元成功地建成了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以世界上单井口年产1500万吨矿井矿为龙头,延伸煤—电—建材、煤炭—化工两条产业链,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塔山循环经济园区2015年产值达到189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是全国煤炭行业建成的第一个规划最完整、建设速度最快、效果体现最明显的循环经济园区。
同煤集团塔山煤矿党委书记石锐钦描述了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3条循环链。第一条:原煤采出后,全部进入配套的选煤厂,经洗选后精煤作为优质商品煤出售;洗选过程中产生的中煤、煤泥以及排放的部分矸石,输送到综合利用电厂和坑口电厂发电,供园区使用和对外输送;发电产生的热经过热电联供系统,供园区内其他企业以及居民供暖。第二条:塔山煤矿开采的是石炭二叠纪煤系,伴生大量高岭岩,按煤矿现在1500万吨/年产量计算,每年都会产生450万吨高岭岩。这部分高岭岩被输送到高岭岩加工厂,磨细、干燥、煅烧、改性,最终年产5万吨超细煅烧高岭土粉,细度能达到6250目,广泛应用于造纸、化妆品、陶瓷、医药行业。第三条:煤矸石和电厂排出的粉煤灰,成了水泥厂的原料;水泥厂排出的废渣,再进入砌体材料厂用于生产新型砌体;矿井排出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再进入电厂重复利用;选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水经浓缩机沉淀处理后重复使用,一部分废水经深度处理后用于矿区生活、消防及井下洒水。
“高碳产业、低碳技术、循环经济、吃干榨尽”是循环经济园区最显著的特点。目前,同煤集团正在加快建设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的循环经济园区集群。到“十三五”末将建成塔山、东金潘、白家沟、朔州和大同装备制造五大循环经济园区。
“千万吨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集群、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和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的循环经济园区既是同煤集团的三大核心能力,也是未来发展方向。”张有喜坚定表示,同煤集团“十三五”要走好煤化工产业发展道路,打造煤化工产业升级版。
潞安集团:高端精细,技术输出
“十三五”规划安排总投资600亿元。其中煤炭产业160亿元,占比26.7%;现代煤化工180亿元,占比30%;绿色电力120亿元,占比20%;油用牡丹80亿元,占比13.3%;其他60亿元,占比10%。山西潞安集团董事长李晋平对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十分支持,“‘十三五’将重点发展煤基精细化学品,推动煤化工产业由煤制油1.0版本向煤基精细化学品2.0版的升级换代,发展5条路径,分别为高端蜡、无芳碳氢环保溶剂油、高端润滑油、特种燃料、化学品及生物化工。项目有高硫煤清洁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80万吨/年钴基固定床费托合成项目、35万吨/年GTL合成基础油项目等。到‘十三五’末,实现煤化工产值规模达到350亿元,占集团总产值三分之一。”
潞安集团一直致力于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由资源输出型向技术输出型转变。在现代高端煤化工技术的推广上,潞安集团制定了十分详尽的目标:利用3—5年时间,将潞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钴基费托合成技术在国内广泛推广,分步实现新建产能50万~80万吨/年,通过改造落后、闲置装置实现产能50万~80万吨/年;建成亚洲最大的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基地;利用3—5年时间,将潞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在国内外推广,将二氧化碳-甲烷干法重整技术应用领域由煤化工扩展到电力、石油等领域,建成2~3套工业化装置;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5—8年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费托合成下游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的自主化,比如异构脱蜡技术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催化剂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茂金属聚-α烯烃合成技术实现工业化,催化剂及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混合低碳烃叠合芳构化技术实现工业化,催化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密度特种燃料合成技术实现工业化,催化剂及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8—10年力争在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特殊润滑脂、特性材料、煤基碳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这些企业实实在在的规划中,记者感受到,煤化工企业在发展,在进步,在突破,在创新,向着“十三五”迈出的步伐是坚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