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晋煤集团依托科技力量,根据自身无烟煤特点,走煤化工产品精细化、高端化延伸之路,生产出了受国际市场青睐的高端液体肥料,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015年,出口量达到14.66万吨,相当于8.3万吨煤炭变相走出国门,走出了一条煤炭产业“去产能”、“去库存”的新路。
那么,晋煤集团是如何将煤炭“化茧成蝶”的呢?
“蝶变”之一
——变身为传统煤化工产品
3月31日,在晋煤集团寺河矿储煤场,一辆辆标有“晋煤运盛公司”的大型运煤车辆正在装车。据司机李军介绍说,这些车辆要把煤炭运往晋煤集团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晋开化工公司。
晋开化工公司是晋煤集团全国22家控股化工公司之一,其下设6座化工厂。这些煤炭在抵达晋开公司化工厂后将进入航天气化炉,进行净化、合成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形成氨水、尿素、硝酸铵这些传统煤化工产品。
这些产品一部分经过包装后,通过自有销售网络,直接销往市场,用于传统农业施肥需求。2015年,晋煤集团总氨产量达到1609.43万吨,尿素产量1498.19万吨。
“蝶变”之二
——变身为初级液体肥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产业产能过剩,普通化工产品的销售也“遇阻”。2013年6月,晋煤集团晋开化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率先开始研发新型液体肥料,通过产品升级,规避普通化肥的市场价格“博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液体肥料是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的高效能环保肥料,不但具有高利用率、100%水溶性、成分均匀性和环保等特点,且配方易调整,可针对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营养规律研发各种配方,完全满足不同作物的需要,省水省肥省工,吸收利用率是普通化肥的2-3倍,符合我国农业未来发展需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13年10月,晋开化工公司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UNA(即尿素硝铵溶液)装置建成并正式开始试车。UNA的生产是按照产品配比将尿素和硝酸铵两种产品溶液融合搅拌,等待自然冷却到合适温度后就能产出UNA,适用于小麦、玉米、土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需要。
据晋开二分公司液体肥料车间主任张帅介绍:“当初产品试车时,尽管做好了各项准备,但是还是出现了一道难题。尿素和硝酸铵两种产品溶液按照比例融合搅拌一周后,温度仍高达110℃,一直不降温,PH值也高于设计值。当时,我们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在装置上加装了一台换热器,用循环水为尿素硝铵溶液进行冷却降温,使之达到适宜的温度。并通过人工加酸等方法,最终使PH值保持在6.5-7.5之间。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UNA。”
2014年1月15日,晋煤集团液体肥料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首批UNA(尿素硝酸铵溶液)在日照港乘船远赴澳大利亚。首航出口的尿素硝酸铵溶液量达1.53万吨,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船”,开创了中国液体化肥走向国际市场的先河。
“蝶变”之三
——变身为高端液体肥料
UNA(尿素硝酸铵溶液)获得成功后,晋煤集团晋开化工公司把目光锁定液体肥的高端产品——三元肥。
众所周知,植物营养离不开氮磷钾这三大微量元素,三元肥就是富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高效液体肥,具有膨果快、坐果率高、增产显著的特点。与UNA相比,三元肥具有配比更灵活的优势,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各类作物的专用肥,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确保养分高效吸收利用,促进作物协调生长。“当配方是清液型肥料时,看起来和水差不多,是无色透明的;当配方是悬浮型液体肥时,样子是乳白色的液体,有点儿像刚熬好的大米粥;当配方里添加了腐植酸后,就变成了深褐色的液体。”张帅说。
2014年7月,晋煤集团晋开化工公司三元肥装置正式投产。目前,已经研发了20-30个三元液体配方,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西红柿、土豆、花生、大枣、桃子、葡萄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品等级为高、中、低档系列化,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在尝到产品提升“硕果”后,晋煤集团煤化工产品创新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又把目光投到了褐煤的高端化肥产品转化当中。2015年3月,晋煤集团晋开公司以褐煤为生产原料的10万吨/年腐植酸钾液体肥装置投料试车成功。该装置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加工产出腐植酸钾液体肥,榨取后的褐煤残渣还可以制成滤饼,送入造气炉作为燃料使用,实现绿色环保。同时,以腐植酸、UNA为原料,开发研制出各种腐植酸专用复混肥料以及含海藻酸尿素、含谷氨酸尿素、多肽尿素(含聚天门冬氨酸)等新产品,适应更广泛的农作物需求。
2015年,晋煤集团共生产精细化工产品近130万吨,新型煤化工产品近2万吨,市场反响热烈。同时,晋煤集团晋开公司液体肥料项目《年产50万吨尿素硝铵溶液UAN和10万吨高效液体肥复合肥》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制造-农药化肥行业安全清洁生产示范-新型高效液体复合肥示范工程》科目,成为国家工业转型升级14个农药、化肥行业安全绿色生产工艺示范项目,并获得国家工信部2015年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补助700万元。
晋煤集团以科技为依托,通过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冲破了煤炭、化工产能过剩的双层“桎梏”,走出了一条科技兴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