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陕北的冬夜,寒风凛冽。大雪覆盖下的神木柠条塔,240吨/天固体热载体煤低温热解中试装置调试现场灯火通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已经连续度过了三个不眠之夜。自10月28日点火启炉以来,他们不畏严寒、鼓足干劲、日夜奋战,终于实现了满负荷稳定运行,这是国内首次实现10万吨/年规模的循环流化床粉煤热解装置满负荷运行。
240吨/天固体热载体煤低温热解中试装置通过独创的固体物料加热、物料循环控制、热解炉排焦等手段,成功控制了固体热载体燃烧床和热解床的能量和物料交换,实现了双床的有机耦合。稳定的热解炉料位,阻断了高温煤气的反窜,降低了热解炉扬尘及油品含尘率。
240吨/天固体热载体煤低温热解中试装置于2014年5月完成工程设计,9月底完成中试装置的建设,10月至11月进行了联合调试,负荷达到120吨/天,打通了部分负荷下的工艺流程,得到了半焦、焦油和热解气产品;2015年,研究人员针对前期暴露出的问题,经过两次完善整改,先后了对关键设备和部分系统进行调试以及再次改造,2015年10月至11月再次联合调试,最终实现了满负荷稳定运行。本次满负荷调试运行,确定了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工艺的关键技术参数和运行参数,取得了满负荷下的产品数据,为中试装置的性能测试考核以及完成满负荷连续稳定运行168小时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得到了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和神木县锦丰源洁净煤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装置调试期间,榆林市发改委、神木县政府、神木县科技局、神木县煤化工产业办的领导亲赴项目现场考察,并对研究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