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石油价格的下挫与回升乏力直接体现在了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财务报表上,作为中国海洋石油领域的龙头老大,央企中海油在经历了海外扩张、上岸多元拓展布局之后,提出重新将重点业务放回海洋的战略。从实际效果看,中海油之前的多元化努力难以被视为成功,受制于原油价格的主营产业依然被大环境拖累;虽然中海油已经全面收缩新能源板块,但对部分大手笔投资依然不舍。
中海油在上岸、下海的战略平衡中如何进退,如何在油价持续波动且长期不振的预期中挽回颓势,对于刚刚履新的掌门人来说是一个难题。
一线调查
能源格局巨变下的中海油:从上岸布局到战略收缩
5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京清宣布了三大石油公司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其中,中海油总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宜林任中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周吉平到龄退出领导班子;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王玉普以正部级身份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到龄退出领导班子;中海油总公司原总经理杨华接替王宜林,出任中海油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而就在几天前,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先后于4月底发布了公司的一季度报,季报显示,三大公司的业绩利润均大幅下滑,交出近些年来的最差业绩答卷。其中中海油一季度报显示,其油气销售收入同比锐减39.9%,仅实现收入约为355.4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梳理中海油近年的战略转型与发展谋局发现,作为中国海洋石油领域的龙头老大,该公司除了保持海洋石油领域的优势外,一直在谋求“上岸”,上岸采油、上岸卖油、上岸煤化工等。但中海油“上岸”的效果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国际油价大跌的背景下,无论是对尼克森的并购,还是积极推进的煤化工,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也使其成为一个分析当前油企生存状况的典型样本。
“尼克森困局”待解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带给中海油的最大痛点恐怕就是“尼克森困局。”2013年中海油出价151亿美元完成对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的并购,该笔交易至今依然保持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额纪录。
收购尼克森之初,中海油对尼克森寄予厚望。尼克森在加拿大石油公司中名列十四,也是北海第二大油气公司,公司探明的石油储量达9亿桶。其专注于三项发展战略: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及主要位于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通过并购尼克森,中海油储量增加了约30%,产量则增加了20%以上。
不幸的是,国际能源形势风云变幻,2014年国际油价一路狂泻,从2013年的100美元左右/桶跌至50美元/桶以下,曾经被视为宝藏的尼克森迅速成为了中海油的“负担”。
近日,中海油尼克森已经停止在北美地区代理其他能源生产商进行原油交易的业务,此前中海油尼克森公司北美及英国区块已经裁员400人。
中海油尼克森方面表示,退出第三方原油交易业务是公司成本削减规划的一部分。中海油尼克森能源在本月早些时候公布了在北美和英国业务中裁员13%的计划,希望以此应对全球油价的下跌局势。
记者查阅了近两年中海油的年报和计划公告发现,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中海油尼克森的运营支出占了中海油整个支出的近20%。
记者就相关问题给中海油总公司发去了采访函,其给记者的回复显示,2014年尼克森各项资产均表现良好,生产经营稳步推进,全年健康安全环保表现达到历史最佳,所有作业单元的效率都得到提升,生产时率达到88%的历史新高。
不过自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后,尼克森近年来的盈利情况也不太乐观。尽管在收购时曾向加拿大政府承诺会维持公司的员工数字及增加投资,然而在持续走低的国际油价背景下,尼克森实际上面临减产和削减支出的困境。
减产更多出于无奈,尼克森的油气资源储量中有64%属于油砂矿,作为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相比常规油气开发,油砂开采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
“油气开采成本在逐年上升,估计现在每桶原油的平均开采成本在二三十美元,而油砂的开采成本则至少是四五十美元,有便宜的谁去开采成本高一倍的?”,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对记者表示。
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在公布2015年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时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停止加拿大非常规油气田的计划,因为关停再复产的损失是巨大的。
业界公认的是,国际油价70美元/桶是油砂开发盈亏的一个分水岭,而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60美元/桶以下徘徊。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处长潘继平告诉记者,加拿大油砂原位开采与露天开采两种方式全周期保本成本均高于每桶70美元,除了北海的金鹰油气项目,中海油尼克森不少非常规油气项目现在已经进入暂缓或者半停业状态。
不过对中海油来说,尼克森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收购尼克森之后,中海油的资产将覆盖全球各大洲,并能弥补在非常规油气领域资产和技术的双重不足,同时在不必依赖外国公司的前提下,获得钻探中国南海深水域的专业技能。
更为关键的是,尼克森的主要资产均位于法治健全并有良好财税制度的经合组织(OECD)国家。这些都属于中海油眼里的“最好的境外投资目的地”。这种说法有实际的数据支撑,通过并购中海油油气储量国内占比由71%降到56%,北美占比由8%提升到20%,北海地区占比从无提升至5%。
中海油原董事长王宜林认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后带来的资产结构改善和打下的公司长远发展基础,这两点是公司当初动议收购尼克森事件时的初衷。“我们并不十分关心尼克森当前的盈利状况,更关注长远收益,我们有信心把尼克森以后的发展做得更好。”王宜林表示。
实际上,中海油是央企在海外进行重大收购最多也是最早的公司之一,于1994年就开始了第一次收购(收购美国阿科国际油气公司在印尼马六甲区块32.58%的权益,至今仍是该区块的最大股东)。2002年后,随着中国对海外石油依存度的提高,中海油几乎每年都有一次以上成功的海外油气资产权益的并购,其中2003年最多一共成功4起。
目前,中海油资产已遍布世界六大洲的20多个国家及地区。梳理之后可以发现,其并购重点由印尼等亚洲国家逐步向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转移,从浅水逐步引向深海,从常规油气开发为主逐步更多转向非常规油气项目。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现在其实正是油企海外并购的好时机,“一方面国际油价已经跌至谷底,另一方面很多跨国油企都在纷纷低价出售油气项目,其中不乏一些优质区块。”林伯强说,不过现在包括中海油在内的国内油企都面临巨大的负债压力,正在艰难消化前些年的大单子,有心而无力。
上岸卖油
暴跌的油价让中海油等着力上游的石油巨头们倍感压力,但终端下游的盈利能力却得到了巩固,这一形势转变也推动了油企加紧布局下游网络。2014年中海油新增控制加油站121座,新增投运加油站101座,增幅创历年来新高。数据显示,2015年前两月中海油新投运加油站10座,投运加油站总数达到401座,实际控制加油站总数达579座。
实际上,作为一家原本定位为海上采油的公司,中海油在中下游的炼化和销售业务环节起步晚、布局迟,上岸并完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国际能源公司转型,是中海油多年的渴求。
1998年改革伴随着中石油、中石化两个公司的重组调整,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易一体化,并进而控制了国内成品油市场:中石油在长城以北的省份拥有明显优势,中石化则基本掌控长城以南各省。唯独中海油被排除在成品油批发经营权之外。
“一条腿走路”使得中海油产业链无法形成衔接,明显缺乏竞争优势。而当时几乎所有的石油巨头都在上中下游一体化综合型能源公司的道路上深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终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受制于人是危险的。“况且海上勘探采油风险很高,相比之下,中下游的炼油和成品油销售的风险要小很多”,中海油内部不少人士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些。
2006年初,中海油迈出了销售网络扩张的第一步。经过激烈争夺,中海油出资3.88亿元,将上海星城石油有限公司83.2%股份收归囊中,依托其20座加油站作为支点,正式登陆。
随后,中海油着力推进业务架构重组:2008年4月成立中海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在整合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原有的化工产品销售业务的基础上,统一管理成品油销售和原油进出口业务;紧接着的2009年,中海油炼化与销售事业部在北京低调成立,作为中海油的一级单位,集中管理包括炼油、油品销售等在内的业务。这是中海油第一次成立大事业部整合中下游业务,此举被看作是中海油打造下游销售网络的关键一步。
按照公司当时公布的扩张计划,将在2010年前重点在“两洲一湾”地区布局1000座加油站,自建、收购、合营都在考虑范围之内。接下来这几年,中海油的扩张之路一直沿着这条预定轨道前行,不过加油站扩张速度不像想象的那么快,1000座的目标最终只完成了570座。
目前,在全国9万多个加油站中,中石化拥有2.8万多个,占33.3%;中石油突破2万个,占20%左右;而中海油在全国还不到600个加油站。除了这两个在成品油市场的巨无霸,中海油还必须面对越来越多和它一样的觊觎者,比如中化集团、中航油。另外,随着国内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相继开放,壳牌、BP、道达尔等外资石油巨头也蠢蠢欲动。
记者注意到,虽然中海油油站布局速度不快,但中海油加油站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两洲一湾”(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沿“一江两线”(长江、京九线和京广线)拓展的营销网络体系和物流设施体系,这也是中海油发展下游的重点区域。记者粗略统计,中海油目前已经在17个省份建立了省级销售分公司。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海油的加油站拓展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中石化、中石油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加油站网络,跑马圈地基本完成。随着油品市场的放开,民企供油得到保障,2008年以后,“油荒”基本难见踪影,民营油站日子过得不错,出售意愿不高。
中石化、中石油在2010以后曾数次掀起收购民营油站的小高潮,高价收购、相互抢占市场,而当时中海油鲜有大的动作。
“就跟一个人买房似的,2005年北京看房子觉得5000元/平方米房价太贵,2010年觉得2万元/平方米房价太贵,2015年的时候觉得5万元/平方米房价太贵,一直没下得去手。这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在下游战略并不是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坚定。”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过也有人并不这样认为。中海油下游网络扩张慢,一方面说明后进者要打开市场的确很难,另一方面也说明下游扩张的力度还是不够,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
押注煤制气
“现在我们在北京和呼和浩特的项目组基本都没人,大家都在各处跑,希望尽快推进项目的批复。”一位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海油新能源”)负责人在前往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的路上,通过电话告诉记者。
五一前夕,由中海油新能源牵头建设的准格尔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下称“准格尔示范项目”)的子项目——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内蒙古北控京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控京泰”)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进行了上报环保部审批前最后一次的环评公示。
“北控煤制气项目实际是中海油牵头的组团项目之一。”北控京泰项目所在地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管委会一位官员介绍称,准格尔示范项目由中海油、北控集团和河北建投按3×40亿立方米/年的方案联合建设,计划总投资747亿元。
但实际上,中海油与其他石油巨头一样,也在收缩其新能源领域的战线。2015年春节前夕,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中海油新能源再次以1元的惊人价格,挂牌转让其旗下的资产——海油碧路(南通)生物能源蛋白饲料有限公司74%股权及39186万元债权。2013年7月,中海油下属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也曾以1元价格拟转让其持有的山东薛焦化工有限公司6.27%股权,不过,在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业务被中海油逐一剥离的同时,中海油在山西和内蒙古的煤制气项目则得以保留。
“煤制天然气项目实际已经成了中海油‘上岸’战略所遗留下的最后遗产。”一位内蒙当地的天然气企业负责人表示。
“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距离真正落地还有距离。”内蒙古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专门负责中海油准格尔煤制气项目推进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煤化工项目的投资非常大。”上述内蒙天然气企业高管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个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投资约250亿~300亿元,准格尔示范项目三个项目组合大概800亿元,“蒙西输气管道投资至少也在200亿元左右,加起来就是1000亿元。”
而可以作为类比的中石油,其旗下的内蒙古和山西煤制气项目存在高达千亿的投资“缺口”。油价的下跌让石油大佬们显得底气不足。
事实上,中海油征战“煤制气”的风险远不止于此。
据前述北控京泰煤制气环评报告披露,该项目合成的天然气将送入中石油旗下的“陕京四线天然气输管网输送至京津中心城市和华北地区以及运营管道沿线城市燃气市场”。
而根据准格尔示范项目2013年的总体规划,三家煤制气项目的产品将通过中海油拟建的蒙西煤制天然气管道进入京津冀地区。
“我们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对于管道输送的相关调整。”5月4日,负责北控京泰煤制气项目环评工作的董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前述中石油“北线计划”所规划的输送管线目前建设滞后,公司不得不“另起炉灶”选择中石油。
安迅思天然气行业分析师陈芸颖分析称,煤制气项目若不能解决管输问题,将会面临巨大风险,“如果想进入两大油企的管网,煤制气企业就得在价格上做出让步。”
另外,“对于煤制天然气的未来市场,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较低,其经济效益如何还有待考验。以我们的分析计算,煤制天然气出厂价在1.2元左右可以盈利,若低于1.0元,亏损的可能性很大。”一位陕西煤化工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