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两会的召开将为“十三五”规划的出台预热、定调。而从国家层面对煤化工产业发展定好调、做好规划尤为重要。由于油价的深度下跌,产品需求下降和产能过剩,煤化工行业开工不足,竞争激烈,价格下降,陷入亏损。鉴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十三五”还有可能加剧。
煤化工行业首先面临的是定位问题。以前在高油价背景下,煤化工行业信心满满,甚至号称要取代石化行业。新型煤化工如MTO、MTP、煤制油、煤制芳烃等大量涌现,传统领域如合成氨、甲醇等早已是煤化工行业的天下。并且企业在上马新型煤化工项目时,很少考虑油价下跌的因素。而从行业壁垒、技术限制、产品技术水平以及碳排放问题看,新型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比还有严重不足。很多石化产品市场容量很小,根本不适合大量生产,否则马上就过剩。此时靠政府扶持,能够解决行业壁垒的问题,解决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产品低端的问题。因此,煤化工行业应定位于与石化行业互补,实现共赢发展。
其次,要提升行业集中度。在国内产能过剩时,业界最先想到的是将产品出口。而国内煤化工行业散、乱的生产格局,造成产品出口低端、低价的局面,自己挣不到钱还引来国际上的不满,无序竞争的结果是害人害己。这种局面的扭转完全靠政府干预是不行的,市场的问题还是要靠市场解决,实现优胜劣汰。
再次,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和愿望相比,煤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力度还不够,自我完善的动力还不足。今后,煤化工行业应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除了煤化工产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外,还应借鉴石化行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科技经验。当然,煤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污水、废气等排放问题,这需要煤化工企业自我完善,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环保将成为压倒散、小、技术水平落后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煤化工企业来说,在新常态下要顺势而为、逆势而上。顺势而为,就是在当前煤化工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苦练内功,大力培育创新能力,解决“三废”达标排放问题,优化内部运行,实现效益最佳化。逆势而上,就是应坚定看好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原材料价格、上项目意愿都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不妨立足于自身实际建设优势项目,变红海为蓝海,但要坚决拒绝简单重复、加重产能过剩的项目。
最后,希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制定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让大家在市场中按照一个标准进行充分、公平的竞争。这既可以保证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又可以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作者为晋煤集团副总经理、煤化工事业部总经理 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