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共进口煤及褐煤359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5%;进口额为182.14亿元,同比增长2.1%。据业内人士介绍,褐煤进口增幅较快,除了需求较大外,褐煤利用项目的投资和技术利用越来越多也是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褐煤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积极推进褐煤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或试运行,并通过示范项目的试运行突破了很多的技术难题,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流程,逐步走出一条技术日渐成熟、工艺日趋稳定、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的褐煤综合利用道路。
褐煤综合利用不宜操之过急
国家能源低阶煤综合利用研发中心主任、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夏吴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项目从经济上是合算的,技术路线看似合理,也没有环保问题,但对褐煤的利用不充分,存在资源浪费。因此,我国褐煤综合利用发展应该稳步推进,不宜操之过急。”
据了解,褐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东部和云南,预测总资源量为3194亿吨,其中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褐煤占全国的77.55%,云南的褐煤占全国的11.88%。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河北、山东、广东、海南和四川等省区的局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但我国90%以上的褐煤用于电站锅炉和各种工业锅炉的燃烧。”夏吴介绍说,由于褐煤水分含量高,能量密度低,将其用于发电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燃料消耗大,能量利用率低,能耗和维修费用高。
根据全国70个主要褐煤产地(包括176个井田或勘探区)的资料统计,褐煤的全水分一般在30%至50%,空气干燥基水分在10%至20%,个别可达30%以上,这些也成为阻碍褐煤脱水提质加工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对此,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会长张绍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褐煤的全水分高、发热量低,制约了其工业利用价值,是各煤种中变质程度最低、品质最差的煤。
“褐煤提质的技术路线基本上分三个层面,即浅度提质、深度提质和褐煤化工,目前各种方式都有研究、都有发展,大约有20多种。”张绍强说。
当前,我国褐煤资源利用方式及主要技术路径包括褐煤燃烧发电、褐煤干燥成型提质、褐煤热解(干馏)提质、褐煤气化、褐煤综合利用多联产等。
据资料显示,目前多种褐煤提质技术都有相应的试验和示范项目正在进行中,投煤试验都大量出现技术问题,一部分处于停滞状态。
褐煤提质需做好顶层设计
国内已有不少褐煤综合利用项目。比较典型的项目已有大唐华银电力公司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1000吨/天褐煤LCC热解提质示范装置、大唐多伦年产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东莞以褐煤作为气化原料的IGCC改造工程。
由于褐煤综合利用技术是以褐煤为原料,通过干燥、干馏、成型后,中间产品可采用先进的气化技术将其大规模加压气化,具有环保性能好、原料适应、效率高。生成合成氨、甲醇、二甲醇、合成油等清洁燃料或其他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产品市场广阔。
张绍强认为,目前阻碍褐煤提质大规模实践最大的障碍依旧是技术问题。
“在当前的煤炭市场环境下,褐煤提质问题成为制约褐煤开发的瓶颈,迫切需要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介入,做好顶层设计,才能更快更好地引导其发展。”张绍强说。
据了解,在褐煤气化方面,技术种类繁多,大部分已有商业运行装置。由于褐煤挥发分高,用于固定床气化,煤气中有较高的甲烷含量,对城市煤气和合成天然气项目比较合适。但是褐煤的热稳定性不高,用于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会产生煤气带粉,存在操作麻烦的弊端。褐煤含水量高,用于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时,必须先进行预干燥处理,造成投资增加。由于褐煤水含量高,难以制备出高浓度水煤浆,采用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时,经济性较差。
夏吴表示,这些项目在工艺上和经济性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在褐煤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方面,夏吴认为,我国自主开发并已有工业化运行装置的干粉气流床气化航天炉和两端炉,目前仍然缺乏气化褐煤经验,航天炉虽然有过试燃烧褐煤的实验,但距离工业化仍有一段距离。
夏吴认为,充分合理利用我国褐煤资源,提高褐煤利用的综合能效,控制煤炭转化过程中三废排放,符合我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及洁净煤利用的产业政策,也是我国能源利用中积极推广和发展的洁净煤技术的重要方向。我国褐煤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得到快速稳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