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围成一圈,30多位来自各地的煤化工业内人士坐成一圈,谈的是中国企业的国际视野。大家或娓娓道来,或侃侃而谈,或激情表达,全然不在乎时间悄悄地流逝——这就是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煤化工》年会暨企业领袖论坛上的情景。
国外技术受到关注
国外气化技术伴随着我国煤化工发展,也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中国之路。在这个过程中,GE炉、西门子GSP炉、壳牌炉等一批进口炉在中国煤化工领域已耳熟能详。
提到国外气化技术,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二安说:“我们根据煤质较差,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灰高硫劣质煤的特点,经过与专家进行技术分析,最后确定由美国气体技术研究院研发的U-GAS煤气化技术最符合我们的煤质特点,所以我们就引进了这款炉子。”翟二安介绍说,采用U-GAS煤气化技术的气化炉已于去年6月顺利产出煤气,实现了世界首套1.0MPa U-GAS气化装置打通全流程。
来自新汶矿业集团内蒙古鲁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邹继军则在会上表达了自己的期待:“目前,长焰煤气化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有关褐煤提质技术仍然不成熟。然而,现实情况是内蒙古地区褐煤储量丰富,希望可以通过更多的国内、国外交流,获得有效的褐煤气化的技术。”
除了气化技术,其他国外煤化工技术也在中国企业的视野当中。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处长张炜发言说:“二氧化碳排放是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软肋。我觉得,可以学习国际上在治理二氧化碳排放领域的经验方法。”
陕西省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贺永德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新发现:“由美国能源部下属的燃气研究院开发出一种新概念气化技术,该技术目前处于试验阶段。这个气化炉的气化温度可达到2600度,气化压力为7兆帕,气化速度约0.3~0.5秒,而目前水煤浆气化、干粉气化的气化速度都在3~5秒。因此,此款气化炉在高温高压情况下,能在极短时间内将煤质气化,并且1台1米直径的该气化炉每天可气化3000吨煤。要知道,1台3.8米直径的壳牌炉每天可气化煤量是2500吨。”
当然,也有代表提醒说,国内成熟的煤化工技术不应再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一定要经工程化后引进,不能把中国当成试验场。
国外技术乐于扎根中国市场
全球最大的煤化工市场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会上,外企代表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中国心”。
北京兴高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雷表示:“目前,日本经济有所复苏,但整体形势仍不是太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企业愿意拿出自己的煤化工技术进行转让。毕竟,中国市场是最大的驱动力。”据了解,该公司主要是依托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从事煤化工技术转让业务。高雷同时还表示,如何找到合适的模式,以确保在中国的长远利益,特别是规避知识产权纠纷,这是国外技术进入中国市场时要考虑的。
来自德国林德集团的市场发展总监江涌在表达期待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国内合作方的期望:“考虑到各方面的风险,我们希望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不用是最能赚钱的,但必须是可抗风险的,这样才能在中国这样的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确保双方签订的15~20年的合同可以一直履行下去。”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如何拓展企业的国际视野,这是座谈中代表们谈得最多的。
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建清认为超前的国际化思路对企业很重要。他举了一个例子:“8年前去日本考察时发现,那时的日本设备市场已经饱和,而中国市场却非常好。但正是因为我们考虑到了国际化的发展问题,我们还是坚持开拓日本市场。今年国内压力容器企业大多吃不饱,但威海化机正因为国际市场开拓得比较早,所以经营情况要好于别的厂家。”
在如何更科学地引进来,上海东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业钢认为,在煤化工水处理上,除了引进国外的技术外,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吸收、消化,这样才会获得投资成本的优势和运营成本的优势。
同样,在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上,大家也有自己的看法。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从斌说:“我国的煤化工技术非常成熟了。在技术与装备上,应该推广出去。好多国家与我国的能源结构很相似,比如东南亚、蒙古、澳大利亚。它们也需要煤化工,咱们的技术完全可以出口。另外,在国内已经实施得很成熟的企业,应该要寻找条件去国外建厂,投资建设一些收益率高、风险可控的项目。国家应该在这方面出台些鼓励政策,并有效防范企业走出去的风险。”
围绕国内装备企业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代表说:“装备企业不能只把装备生产出来就可以了,要注意软件的配合,这样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这里的软件包括计算方法、计算软件、计算工具的现代化,设计方法、设计工具的现代化,全过程的管理精细化、现代化等等。”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于广锁特意让人把自己的观点带到会上,煤化工企业走出去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知识产权问题,国内煤化工企业掌握的技术,有些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在国外应该注意该问题;二是国家形象问题,比如,中国煤气化技术在世界上已经比较领先,但韩国做煤制气项目时并未将中国列入采购范围;三是发挥企业品牌作用,这方面外企做的比较成功,如GE炉子挂在GE公司,西门子GSP炉子挂在西门子公司,从而起到绑定大企业,发挥品牌带动的作用。据透露,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兖矿集团合作的气化技术已在美国取得了专利授权,并进入年产300万吨石油焦气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