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和16日,神华集团连续撰写了《关于水源地开采及其生态影响的情况说明》和《关于污水排放情况的说明》两份说明报告。在《水源地说明》一文中,神华集团经调查证明,当地水源地出现了地下潜水水位下降。而在《关于污水排放情况的说明》一文中,神华集团表示,由于煤直接液化是首次工业化,可以借鉴的经验非常少,主要采用试验阶段获得的污水分析数据进行工业化设计,项目投入运行后污水实际水质与设计值有偏离,加之上游工艺装置生产时有波动,导致高浓度污水处理装置运行不够稳定,有时污水处理效果达不到回用要求。这是国内煤化工企业第一次全面地、客观地对水源地和企业用水情况进行调查。今后,神华集团会按照这两份调查报告来调整项目工艺,加快节水技术的普及。这两份报告说明,国内煤化工企业已经把节水放在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说明,即使是最先进的煤化工企业,在水的问题上仍面临考验。
神华集团的报告给我们以启示:煤化工企业要做用水节水的明白人。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发改委对煤化工项目开闸放水,我国又有一大批煤化工项目落户西部地区。这势必对西部缺水现状形成更为严重的挑战。经济要发展,煤化工项目要搞,在这种情况下,煤化工企业应如何做好用水节水的明白人?笔者认为:
一是一定要量水而行。我国不仅水资源严重短缺、分布不均,而且更为不利的是,水资源与煤炭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煤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水的制约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产煤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1/2,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6~1/8。因此,煤化工企业选择在西部地区发展煤化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由于水资源短缺而带来的投资风险,千万不可在用水指标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盲目上马项目。
二是一定要有耗水标准。有专家认为,煤化工项目会成为消耗大户,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多处于示范阶段,工程设计不成熟,节水措施不到位,造成煤化工项目耗水过高。为此,笔者建议,应将煤化工节水技术纳入到国家层面,组织煤化工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并实施更为严格的煤化工耗水的国家标准。要像执行环保一票否决一样,对于已上马但不达标的煤化工项目,应责令其限期达标;对于尚未上马的煤化工企业,水耗不达标者不得核批。同时,可以对煤化工企业实现“阶梯水价”,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提高煤化工企业的节水动力。
三是一定要发挥市场倒逼机制。其实,以现有的工艺技术,把煤化工项目的耗水大幅降下来,并不是不可以实现。这一方面需要煤化工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节水上自觉和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市场倒逼机制。谁的节水做得好,谁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谁的节水不到位,时刻都有被节水“拖死”的危险。要让煤化工企业用每一吨水时心里都要掂量掂量,都有生存危机感。
令人欣慰的是,时下不少煤化工企业已经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意识,并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一些煤化工企业通过开展水平衡测试、水网络系统集成优化、外排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大大节约了用水量,效果良好,例如有的煤化工项目通过加大对废水处理系统的投入,对外排污水实现了深度处理回用。这次神华集团带了个好头,希望有更多的煤化工企业成为用水节水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