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当今国内煤化工领域的“明星”,煤制乙二醇应该算一个。
自从成为示范项目并跻身《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制乙二醇项目就一直跃跃欲试。2009年12月,全球首个煤制乙二醇项目——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打通流程之后,煤制乙二醇开始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接着,去年3月河南新乡永金化工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今年1月新疆东华煤制乙二醇项目试车成功、今年1月扬子石化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完成全部试验任务……煤制乙二醇项目可以说是捷报频传。特别是在“鉴于我国富煤少油,且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较石油乙烯路线制乙二醇成本每吨低1000~1500元,因此,煤制合成气路线成为目前最有可能替代石油乙烯路线的工艺”的判断鼓舞下,煤制乙二醇项目在各地迅速铺开。据记者了解,目前通辽金煤(二期)年产40万吨煤制合成气项目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内蒙古开滦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煤制合成气项目建成在即,山东华鲁恒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煤制合成气装置已基本建成,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煤制合成气项目已奠基开工,国电盛世煤电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煤制合成气项目以及新疆天业集团年产5万吨电石炉尾气合成气项目已在设计之中……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在建、拟建、规划的煤制乙二醇项目近30个,总年产能达800多万吨。仅河南一省,“十二五”期间的规划就是年产百万吨。以上这些项目下游都配套了煤制乙二醇的生产。
面对这一新的投资热潮,一些国内专家不得不像扑火队员一样站出来提醒,煤制乙二醇技术还未完全成熟,最终产品能否达到聚酯级还有待验证。另外,由于尚无准确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估,煤制乙二醇竞争力到底有多大也需审慎检验。所以目前不宜大规模全力推进煤制乙二醇项目,重点是搞好项目示范。
专家们普遍认为,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国内煤制乙二醇项目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都未经过长周期、一定规模、较大负荷的示范运行。据了解,目前国内煤制乙二醇的示范项目很多,但有相当一部分都做不到位。有的项目上着上着就上不动了,停在那里。大部分示范项目运行负荷多在80%以下,运行周期很短,其工艺及催化剂的问题没有被充分暴露出来,无法作为工业化生产时的依据。
第二,最终产品能否达到聚酯级,能否生产聚酯类产品,还没有很权威的应用数据。
第三,整个系统尚无准确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估,对包括成本多高、消耗多大等都无准确的把握。
第四,国内辛辛苦苦上的煤制乙二醇项目,能否经得住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如果参看此前国内化肥、农药、甲醇、己内酰胺……的经历,后果不得不让人担心。
记者发现,归结起来,专家对国内煤制乙二醇项目有两个不放心:
一是工艺。
据记者了解,专家们首先对煤制乙二醇的工艺不太放心。专家介绍,目前煤制乙二醇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合成气直接法,难度较大,条件苛刻,加上催化剂存在问题,还难以实现。再一个是间接法,即先用一氧化碳羰基化合成草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再加氢合成乙二醇。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最为深入的工艺路线,已进入最后突破阶段。中国煤制乙二醇从理论上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还有待工业示范来检验。
“我们不一定完全用煤,比如用焦炉煤气或电石炉气(富含一氧化碳),及各种工业尾气来生产乙二醇,可能比从煤出发生产乙二醇更有竞争力。所以锁定资源,适度延伸产品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转化效率,是煤制乙二醇发展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也期待,‘十二五’期间建设若干套年产20万吨的工业化乙二醇生产装置,通过示范、调试、优化、完善,走出国内煤基合成气生产乙二醇的新路。”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马晓迅说。
二是市场。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碳一化学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房鼎业最担心国内外产品同台竞争后的结果,据他分析,目前全球乙二醇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但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确实出现较大缺口。这是因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消费量占到亚洲消费总量的72%。直到2012年,中国内地乙二醇需求仍达1050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仍接近70%。这说明,中国乙二醇市场很有潜力,未来国内煤制乙二醇、国内石油路线乙二醇和进口乙二醇将形成三方竞争的市场格局。但正是因为中国市场缺口的存在,近年来中东地区乙二醇生产基地加速扩大。2013年中东地区的乙二醇年产能将达862万吨,其产品主要出口亚洲,特别是中国。而且美国的页岩气很便宜,中东的乙烷气甚至是免费的,以它来做乙二醇并出口到中国,对国内煤制乙二醇的冲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