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1日,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省化工学会主办,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洁净煤技术》编辑部、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洁净煤“碳”索(九)——“煤气化的灰化学”学术沙龙,在山西省太原市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
现场90余名专家、学者等参加,线上5.5万人收看。
《洁净煤技术》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解强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煤炭既可以作为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现代煤化工的龙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技术,煤气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近几年煤气化年用煤量都超过了2亿吨。目前,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是应用的煤气化主流技术,顺利排渣是气化炉安稳长满优运行的关键。煤气化的灰化学是解决气化炉排渣,气化灰渣处理循环利用,污染物减排等工程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次煤气化的灰化学主题学术沙龙活动,将围绕煤气化灰渣的组成结构及熔融性质等基础科学问题,探讨煤质对煤气化的影响,煤灰渣结晶行为,熔融动力学,流动行为调控,以高效低碳资源化利用为目标,探索煤气化灰渣熔融气化、炭灰分离、资源化全消纳等新技术。今天将有13位专家学者报告其在煤气化的灰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樊卫斌研究员指出,我国的能源结构,目前主要还是以煤为主,是我国可以信赖的一种能源。把煤炭利用好,是我们的使命。重组后的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将面向“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围绕煤炭高效清洁燃烧、煤直接转化、煤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合成、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等的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创建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研究新模式新范式,形成一支国际影响力显著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煤炭高效低碳利用提供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双碳”背景下煤化工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这些和本次学术沙龙的立意高度吻合,希望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山西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广民指出,今天这么多专家欢聚一堂,共同对煤气化的灰化学问题进行专项的探讨和交流,是行业的一件大事。“双碳”背景下,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使煤气化的作用越发关键。煤气化的灰化学研究对于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积极作用。相信本次学术沙龙的召开,对灰化学研究在煤炭燃烧、资源回用、环境影响评估、新材料研发和燃料多样性的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各级专家加强合作交流,借助论坛及山西化工学会平台,组织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合作、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白进研究员,作“煤气化的灰化学”专题发布,介绍了专题的策划背景与出版情况。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吴桂选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沈中杰副研究员主持会议特邀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所长、华东理工大学、宁夏大学于广锁教授,作题为《工业固废资源化处置中的灰化学-共气化中灰渣流动行为调控》的报告,报告指出,工业固废通常以堆贮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这种处置方式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并且含有有毒有害金属的渗滤液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现有工业气化炉掺烧工业固废不仅能够将工业固废转化为燃料,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工业固废含有不同于煤的独特灰化学成分,将对气化炉的排渣性能产生影响。本报告探究了工业固废中灰分添加对煤灰流动行为的影响,旨在为气化炉的稳定排渣和工业固废的规模化消纳提供理论支撑。
安徽理工大学李寒旭教授,作题为《煤质对气流床气化影响的应用基础研究》的报告。讨论了“双碳”目标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内在关系,煤气化面临高能效和低碳化发展需求。系统研究了煤质对气化过程影响因素,考察了可磨性指数(HGI)、粒度等性质对气化过程温度场、流场、气化参数、水煤浆浓度等影响规律;探究了煤灰成分对熔融特性、流动特性、黏温特性以及侵蚀特性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基于煤灰熔融特性的配煤理论,为实际生产中提高气化原料煤综合利用效能提供依据。
太原理工大学鲍卫仁教授,作题为《气化灰渣大规模碳灰分离关键装备和技术》的报告。针对气流床煤气化灰渣的结构组成和性质,以气化灰渣的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深度解析气化灰渣地结构组成和反应特性,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开发了适应特定需求的大规模碳灰分离和分选炭利用关键装备和技术,丰富了气化灰渣的分质高效利用理论基础,为气化灰渣的分质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另外10位报告人的报告题目如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雄超教授《熔渣结构解析及熔融气化技术研究》、新疆大学魏博教授《高碱煤燃烧过程中的结渣沾污机理与防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任强强研究员《煤气化灰渣高效低碳资源化技术》、菏泽学院李风海教授《磷石膏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机制》、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孔令学副研究员《高温气化过程中高钠煤细灰颗粒的生成特性及机理》、上海交通大学乌晓江研究员《高碱煤沾污结渣特性及防控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王学斌教授《煤气化灰渣能量自惠分级分质资源化全消纳技术探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建波特聘研究员《浅谈煤气化灰渣资源/环境属性与利用途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石文举准聘副教授《煤灰熔融热动力学探究》、北京科技大学玄伟伟副教授《气化熔渣的结晶行为研究》。
白进研究员主持了《煤气化的灰化学之现状与未来》的圆桌论坛。
鲍卫仁教授、任强强研究员、张建波特聘研究员、王学斌教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并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和前进的方向。
闭幕式上,白进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他对各位专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本次学术沙龙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感谢线上线下对灰化学关注和感兴趣的同仁。他说,据编辑部统计,这次学术沙龙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参与听报告的人数高达5.5万,充分说明灰化学非常有生命力。他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发现了很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找到了新的研究目标,收获很多。未来将与业内同仁共同把握好煤气化的灰化学研究方向、探秘反应机理、解决更多基础问题,支撑我国气化炉安稳长满优运行,支撑气化灰灰渣的综合利用,为我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白进研究员团队针对灰化学是气化原料和工艺匹配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建立了灰化学的研究体系,从多尺度认识了灰化学本质,并建立了预测和调控方法,为熔渣流动性调控、气化炉设计优化和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提供直接指导;同时,开辟了煤科学研究的新方向,也丰富了硅酸盐理论,为硅酸盐材料制备和加工等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