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开工率不足20%,亏损境遇一直得不到改善,目前亏损额度高达300元/吨……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折射出了二甲醚行业的困境。二甲醚行业到底怎么了?未来出路在哪里?
01
成本压力增加
近年来,随着煤改气的加快推进和工业生产、燃气发电、化工等领域用气的快速增长,我国天然气需求急剧增加。但在成果斐然的煤改气工作推进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不足、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出现了局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问题。
吉林道特化工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迟宝淳表示,这使得二甲醚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迟宝淳说,传统二甲醚装置所用蒸汽均为煤炭,在国家大力整顿环境前提下,国内多数地区均被要求改用天然气,目前国内多数企业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但运行起来困难重重。李立国是一家业内企业的生产人员,他说,如果动力能源全部改用天然气,二甲醚成本则每吨增加80~100元,这对于本身就微利甚至亏损的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在用气高峰时,很多企业发现,天然气的供应并不充足且价格水涨船高,这让企业不堪重负。
除煤改气带来的成本压力,近年来,由于原料甲醇受MTO装置的支撑,价格持续上行,在无形中也拉高了二甲醚的成本。
此外,二甲醚的环保压力也日渐增加,据瑞阳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明介绍,去年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进行的环保核查,对唐山旭阳、沧州冀春、邢台兴化、晋城兰花等二甲醚厂家的冲击尤为明显。这些企业均接到了限产通知,被勒令限产70%~50%。
迟宝醇说,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二甲醚装置规模不断缩减,但行业发展丝毫没有好转迹象。去年行业发展更是近乎停滞,今年国内二甲醚产业依然深陷困境。
02
供大于求严重
一家液化气站经理徐家明表示,自2008年国家大力推崇二甲醚以来,产业被贴上了“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替代清洁能源”的标签,但由于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最高相差2500元/吨,从业人士多数将目光集中在“混掺”上。“混掺模式”的产生虽然在短时期内解决了二甲醚的销路问题,却给二甲醚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隐患。
最大的隐患莫过于二甲醚行业产能剧增,市场销路却逐渐缩减,供需严重不平衡。据金联创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二甲醚可开工装置总产能较2015年减少20万吨,而全年停工企业产能达百万吨之多。2016年,二甲醚总产量较2015年下调了87万吨,而产量缩减趋势仍有加剧态势。2017年二甲醚产能跌破千万吨,其产量也跌至200万吨水平左右。
受国际原油疲软态势的影响下,国内液化气市场持续低迷,各地液化气价格接连走低,气醚之间的价差也逐渐缩小至几百元甚至在个别地区一度出现倒挂现象。大量三级站顾及成本,纷纷开始弃用二甲醚,二甲醚需求量大幅缩减。
业内人士认为,二甲醚生产企业常年来要盯着液化气价格的变化,发展压力有增无减,部分企业已无力承压成本压力,纷纷选择停产或者转行,无限期停工或装置转让的例子屡见不鲜。仅2016~2017年一年时间内,全国就有近400万吨二甲醚装置选择对外出售或不再开工。
虽然装置产能缩减程度较大,但二甲醚的用途持续单一,目前依然未能解决二甲醚销路的问题,已成为二甲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短期内,二甲醚发展的压力依然沉重,扭转不利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大力拓展应用
吉林燃气公司经理李先生介绍,破解二甲醚发展困局的唯一办法是拓展下游应用,解决好二甲醚的销路,这是行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此前,业内人士在工业及民用领域倡导“纯烧”。二甲醚自身属于富氧燃烧,燃烧后没有残留,具有实惠、不黑锅底等多种优势,是替代液化气的清洁能源。但因为二甲醚对钢瓶胶圈腐蚀严重,加之炉具等硬件需要改造,目前发展速度不快。
除此以外,在工业窑炉、锅炉、燃气中央空调、城镇住宅集中供气等领域,二甲醚也得到了应用。
李经理表示,二甲醚在钢材锻造加热、金属制品热处理、燃气中央空调、工业烤漆和环氧树脂粉末加热固化、化工反应吸热装置等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二甲醚还可以成功用于梭式窑上,烧制出的瓷器比燃用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的效果更好。因二甲醚不含硫等杂质,烧制出的高档瓷器颜色亮白,颇受国内外用户欢迎。江西、湖南、广东的陶瓷企业试用二甲醚做燃料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甲醚被寄予厚望的领域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但作为车用燃料,受其影响的因素除热值外,一些机械原因也需要考虑。在车用燃料中掺混一部分与完全替代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应用,因为发动机的燃料是根据发动机的特性来选择的,二甲醚替代部分柴油已经被证实可以应用。
“目前,缺乏政策的引导,二甲醚产业依然面临着洗牌风险,政府部门应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开发利用二甲醚,促进产品的推广应用。”李经理说。
除此之外,二甲醚在医药、农药以及发泡剂领域也有作为,虽然份额较小,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精细化发展也是破解困局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