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9年以来我国甲醇产量持续增长,近几年多数时间产量增幅超过产能增幅,装置开工负荷逐步提高。甲醇反倾销期间甲醇进口逐年下降,反倾销期满后进口量较大幅度反弹。我国甲醇需求潜力巨大,下游消费连续10年增长。然而,我国甲醇竞争力与国外甲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合成氨企业投建甲醇装置,我国甲醇竞争力未来将会有所提高。当前,甲醇制烯烃消费增长最快,已成为甲醇第一大下游消费品种,未来仍是拉动我国甲醇需求的第一动力。
由国联期货和甲醇网主办的2017中国·郑州甲醇产业高峰论坛6月10日下午在郑州召开。
中国氮肥协会甲醇分会副会长韦勇表示,长期以来,市场普遍认为甲醇存在一个“产能过剩,却每年增产”的怪圈,其实不然。我国甲醇总产能中实际发挥作用的产能可以分为投产运行装置产能和长期停车装置产能两部分。其中,投产运行装置产能代表连续两年运行的装置产能,长期停车装置产能代表连续两年以来停产的产能。
从历史数据来看,首先,我国甲醇连续2年停产产能普遍为规模小、原料结构不合理、竞争力较差的企业,恢复开车的可能性很小;其次,去除连续2年停产产能,我国甲醇产能为6712万吨,以此计算开工率为78.6%;第三,在有产量的产能中天然气、焦炉气制甲醇和联醇产能2700万吨,这些产能常年开工率不足70%,至少有20%的产能为无效产能,去掉这部分无效产能,我国甲醇实际有效产能为6172万吨,开工率为85.5%。因此,目前我国甲醇产能过剩只是表面现象,产能实际利用率处于正常水平。
韦勇表示,相较于国外,我国甲醇的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
从生产规模角度来看,我国天然气甲醇装置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煤制甲醇装置规模处于世界领先,焦炉气甲醇规模受焦炭规模的影响,单套规模较小。
从原料路线和生产工艺来看,国外甲醇原料以天然气为主,我国以煤为主,天然气甲醇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占地少、投资小、装置规模易于大型化、属于清洁生产工艺,三废排放少,而煤制甲醇工艺复杂、流程长、占地大,操作管理复杂、投资巨大,三废排放大、环保压力大,因此,天然气甲醇生产要优于煤制甲醇。
从目标市场销售成本的角度对比,国外甲醇目标市场销售成本在1085~1806元/吨之间,而国内甲醇目标市场销售成本在2181 ~ 2449元/吨之间,国外甲醇竞争力大大强于国内。
韦勇强调,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烯烃市场需求旺盛并将长期持续,随着烯烃原料轻质化、多元化的推进,尤其是随着中国甲醇制烯烃技术的日趋成熟,非石油基的烯烃产业由现阶段的补充将成为主流。甲醇制烯烃消费增长最快,已成为甲醇第一大下游消费品种,未来仍是拉动我国甲醇需求的第一动力。综合来看,未来我国甲醇行业前景将呈良好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