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几年,我国甲醇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总进口量突破历史峰值,达到880万吨,同比2015年增幅近60%。
据业内人士预测,此增长态势仍会持续,2017年全年进口量可能会在1000万吨。国内甲醇进口量屡创新高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港口进口量的增加与期货盘面又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联系?
国内进口甲醇屡创新高
在近几年的国内甲醇市场中,除了“烯烃”这一关键词外,“进口量”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词。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三年,我国进口甲醇呈逐年上升趋势,海关部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进口甲醇2014年为433.2万吨;2015年达到554万吨,较2014年增长27.88%;2016年达到880.3万吨,较2015年增长58.89%。
不单是进口总量近乎翻倍地增长,而且进口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与进口货源在国内市场消费半径的扩大也成为甲醇进口呈现爆发式增长较为显著的表现形式。事实上,甲醇进口量屡创新高不是偶然现象,其是由国内甲醇的贸易格局被打破所引起,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之前,国内甲醇的贸易结构是,西北地区为主要产区,东南地区为主要销区。甲醇传统下游甲醛、二甲醚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甲醇只有运输到华东才能被消化,西北地区对于甲醇需求非常有限。但是,随着近两年煤制烯烃装置的大量投产,西北地区消化甲醇的能力不断上升,基本上能够实现自产自销。加之受运输的管制,汽运、铁运运力下降,运费明显上升,造成华东地区采购西北地区甲醇的成本上升,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进口甲醇,因此华东地区更倾向于进口价廉物美的海外气头甲醇。”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介绍。
不少受访者认为,甲醇进口量屡创新高是国内烯烃产能释放速度快于国内甲醇产能释放速度的必然结果。中国沿海甲醇制烯烃企业大量上马、投产,造成了沿海市场对甲醇的需求大幅增加,但由于国内甲醇价格一直较低,加之内地甲醇制烯烃企业大规模外采,使得国内整体供应跟不上需求增加的步伐,因而进口大幅增加。
“目前国内甲醇进口量持续创新高,与国内甲醇供需基本面变化有关。”金银岛煤化工分析师王璞表示,在国内甲醇产能增速放缓、企业环保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甲醇整体产量不及烯烃需求增幅,而相对于国内产能增速放缓,中东、美洲等地产能增速较快,加之国际市场需求多体现在中国烯烃方面,故使得甲醇进口量持续增加。
在“山东柏翔”看来,进口甲醇一直是港口需求的主要来源,随着港口烯烃产能增加,进口量越来越大。进口量的多少取决于港口需求及内地市场的平衡度。海外市场中,甲醇产能急剧增加,且很多甲醇没有配套下游,基本上全部外销。以伊朗为例,此前受西方原油出口禁令的限制,其经济恶化,国内投资放缓。但是,随着禁令解除,对甲醇的投资加快,全球甲醇供应充足,急需消化。“由于国内、国际市场供需增幅的不匹配,促使甲醇进口量持续增加。”
此外,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进口量屡创新高是由港口需求变量和国内贸易商以及外商投机所致。
“从进口角度分析,美元盘投机及外盘套利逻辑加上港口的需求变量造成港口长期处于货源紧张局面。如果MTO满负荷运行,港口将维持供应紧张局面。进口量增加缓解了港口供应紧张局面,阶段性呈现出人民币和美元的套利结构及对期货盘面的套利。”鞍山汇丰经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兴春如是说。
不可否认,随着进口量不断增加,国内甲醇进口依存度提高,沿海地区下游更大程度地依赖进口货源,外商定价权提高;同时,港口现货价格以及期货价格对于国际装置运行情况的敏感度提高,进口货源在国内市场半径扩大,对国产货源的冲击较为明显。
记者了解到,甲醇进口量屡创新高使得华东与华南港口当前供应主要以进口货为主,原先能发往华东套利的内陆货线路被切断(线路被切断也和内陆地区自身下游需求增加有关)。华东、华南地区长期依赖进口,导致外盘甲醇经常加点卖给国内贸易商,进口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不少受访者坦言,甲醇进口量持续增加符合市场预期。而相对于进口甲醇的持续增加,市场需要关注港口市场的整体对外依存度以及高进口量下港口市场对内地市场的调节作用。
后期这一态势能否持续演绎
记者发现,目前在国内总进口量中,占比前四位的依次是伊朗、新西兰、阿曼和沙特,其中伊朗和新西兰占据了国内进口甲醇市场的半壁江山。2016年,新西兰和美洲地区的甲醇进口增速较快。
“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西兰货源基本稳定在每月15万—20万吨水平,但美洲货源数量相对不稳定。”鲁证期货分析师王正和认为,这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国内沿海市场的下游需求持续稳定,可以作为国际甲醇出口的稳定渠道;另一方面,中国目前为国际最大的甲醇产销国,除中国外,其余地区消化不了这么大的量。
王璞告诉记者,目前外盘市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其主要原因与中国市场日益发展的烯烃需求有关。烯烃对甲醇需求比为1∶3,其年产60万吨的烯烃装置年需甲醇180万吨,这使得烯烃企业的关停对甲醇需求量影响较大,而在甲醇进口量日益增加的同时,外盘企业及从业者对甲醇内盘的关注度也日益加强。
那么,后期甲醇进口量继续增加态势能否持续演绎呢?对于这一问题,市场人士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高进口量将常态化,有人认为进口增长速度会慢慢放缓。
“国内甲醇新增速度放缓且西北地区对于新建甲醇装置收紧,因此国内甲醇产能的增长速度满足不了快速释放的烯烃需求的矛盾将持续存在,这需要更多地进口甲醇来解决。”王正和说。
黄李强也认为国内甲醇进口量大幅上升的趋势仍将延续。“煤制烯烃的大量投产彻底改变了国内甲醇的贸易格局。部分国内甲醇供给差额被进口甲醇所替代,是导致甲醇进口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他称,煤制烯烃产能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形成,这导致国内甲醇西北和华东地区产销逐渐独立,甲醇国内贸易格局转变已经不可逆。“未来,即使原油价格上涨,进口甲醇成本上升,也很难改变目前的国内贸易格局。因为原油价格上涨,油制烯烃成本重心上移;煤制烯烃因为其价格优势,需求将会上升,国内甲醇价格将会受到提振。这种机制弱化了由油价上升引起的国内煤制甲醇对于海外甲醇的挤出效应。”
据金联创预测,未来甲醇进口量将继续增加,且2017年有望突破1000万吨,其主要原因仍与中国港口的烯烃需求有关。其中2016年年底港口新增两套烯烃企业,合计年需甲醇340万吨。同时,伊朗、美国两地因其成本因素,2020年之前仍将有大量甲醇产能释放。“在全球需求未有明显改善前提下,外盘仍将以中国市场为主,从而导致中国甲醇进口量持续增加。”王璞称。
尽管市场多数人士仍看好后期甲醇进口量的增加,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有市场人士认为,短期进口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今年甲醇整体进口或较去年基本持平,甚至有下滑的可能。
“一方面,国内新增甲醇装置陆续投产;另一方面,持续走高的甲醇价格,使得国内负荷不高、停产的一批甲醇企业利润走高,纷纷重启投产,自去年12月以来,国内整体开工率较2015年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春节过后,国内甲醇生产进入一个小高潮,进口相应锐减。”中宇资讯分析师于芃森解释,就全年来看,2017年甲醇价格即便下滑,大部分企业依旧有利可图,加之外盘价格居高不下,国内沿海地区甲醇价格难以走低,国产货物与港口套利全面开启,沿海已经接纳相当数量的国产甲醇,整个国内甲醇行业步入良性通道。“那么,进口减少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地域及运输原因,国内甲醇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对于后期进口量的变化,“山东柏翔”认为,进口量是根据国内价格平衡港口后的需求而定,港口几套烯烃开启后,很难再有大的波动,而没有烯烃新装置开工,甲醇进口将会趋稳。
甲醇期货国际化趋势显现
随着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甲醇在国内甲醇供需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其对于国内甲醇价格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甲醇进口量增加的同时,对外依存度也在增加,因进口货物与期货交割仓库均集中在沿海港口地区,消费市场的重叠使得甲醇期货与进口亦呈现正相关性。那么,问题来了,甲醇期价未来是否要看进口的脸色呢?
“甲醇期货的基准交割地是华东地区,而华东地区的甲醇进口依存度接近60%。因此,甲醇期货才更多地参考外盘进口市场价格。”中原期货分析师才亚丽认为,随着国内甲醇制烯烃的发展,内陆货源多本地消化,华东市场的甲醇进口依存度可能更高,期货市场也可能更多参考进口甲醇价格,全球贸易商会更多地参考期货盘面价格,而甲醇的保税交割也提供了方便。
事实上,2016年,江浙沪地区的甲醇产量为165万吨,进口量710万吨,若以当年表观消费量1200万吨计算,则内陆甲醇流入量为325万吨,江浙沪地区的甲醇进口依存度已接近60%。从逻辑上来讲,甲醇期货的基准交割地在华东,华东现货市场将更大程度取决于进口市场,故而甲醇期货与外盘的相关性将进一步加强。
但在永安期货分析师郑陆看来,两者之间并没有谁看谁的脸色。其实,当前盘面就是内盘和外盘的综合定价,一个高,一个低,外盘往上推,内陆往下拽,矛盾点就在于此,期货盘面是两者的博弈。而内外盘联动加强也恰恰为甲醇期货日益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黄李强看来,甲醇期货国际化发展已具备一定可行性。“首先,国内甲醇生产相对分散,相对于其他化工品种来说,生产者左右价格的能力较低。因此,甲醇市场化程度很高,价格主要由供需决定,易于被海外投资者接受。其次,由于进口依存度较高,进口货源对于国内甲醇价格的影响较大,内外盘联动性较好。最后,甲醇期货是郑商所保税交割的试点品种。”他称,保税交割的推行,简化了进口货源的交割程序,提升了进口货源交割的优势,大大增强了甲醇期货对于海外投资者特别是产业投资者的吸引力。此外,甲醇上市时间较长,交投活跃,各项制度完善,也为甲醇国际化创造了可能。
但就目前来讲,甲醇期货国际化还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甲醇作为危化品,依旧是一种化工原料;另一方面,除中国外,海外80%的产能集中在不足十家企业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价格相对不是很透明,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操纵行为。当前甲醇期货仅在中国上市,在与国际对接上无论是价格还是量,都存在困难。”于芃森称。
但无论怎样,在受访者看来,未来随着进口量绝对值增加、对外依存度增大、市场参与度提升、保税交割日益完善,甲醇期货将日趋国际化。而在国际化推进的同时,也将反作用于中国甲醇市场,对中国甲醇市场的进口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以及期货保税交割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