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陕煤化集团主导开发的“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技术(CMTX)万吨级工业试验”项目在北京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为高效、清洁利用陕西省储量丰富的低阶煤,开辟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路径。这是陕西省继陕煤化集团“气化-低阶煤日机热解一体化技术(CGPS)”7月12日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后,在煤炭转化利用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技术(CMTX)技术由陕煤化集团技术研究院、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公司和上海河图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现已具备工业化开发条件。据了解,该技术创新开发了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的流化床工艺,并首次开发了CMTX技术专用催化剂及其“低温”再生新工艺,不仅可以产出聚烯烃产品,而且可以进入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产品的多样化,有效避免了目前煤化工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对促进陕西省煤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
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袁晴棠、陈俊武、金涌、张懿、倪维斗院士等11位全国能源化工行业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由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技术,创新性地开发了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流化床工艺和专用催化剂,以及催化剂低温再生工艺;所开发的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流化床工艺,具有空速高、水醇比低、装置处理能力强、投资省、能耗低等特点;自主开发的专用催化剂选择性高、生焦率低、水热稳定性好、粒度分布合理、流化性能好、耐磨强度高、适应性强。整个工艺和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深化工程化研究开发,加快推进工业化应用。
中国石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在鉴定会上表示,CMTX工业化技术开发成功,丰富了甲醇制烯烃的技术路径,实现了烯烃产品多样化。目前国内在建、拟建的甲醇制烯烃项目众多,中东及北美地区也凭借原料优势大量建设烯烃装置,使全球烯烃市场面临过剩风险。虽然目前中国烯烃年缺口达上千万吨,但未来也可能过剩,同时煤制烯烃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而CMTX技术如获推广,将与MTO(甲醇制烯烃)、MTP(甲醇制丙烯)技术形成互补,会加快煤化工产品进军橡胶及精细化工领域的步伐,对防止煤制烯烃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提升装置灵活性和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煤化工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据了解,现有煤制烯烃技术在获得丙烯和乙烯的同时,会产生少量C4副产品。若不回收利用,会造成资源浪费;但若回收利用,又须增加数亿元投资建设C4回用装置,在石油价格走低的情况下,新增投资支出会明显削弱项目盈利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获得应用前景广阔的丁烯、丁二烯产品,陕煤化集团联手上海碧科和上海河图共同开发以丁烯和丙烯为主要产品的CMTX技术,经过数年攻关和小试、中试、条件试验,于今年7月开始万吨级工业化试验。7月24~27日,万吨级试验装置通过了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现场考核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