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标准也应接地气
作者/来源:甘肃农民报 日期: 2014-12-12 点击率:749
“科学施肥外加技术指导,今年大棚辣椒又能丰收了。”农忙季节已经结束,但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的村民却忙的不亦乐乎。在这里,大棚蔬菜为当地群众带去了二次创收。图为技术人员正在为农户做技术指导。 本报通讯员 何彩玲2010年2月6日,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指出,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一被污染的产业。18亿亩耕地首当其冲,每年近1亿吨的肥料投入到土地之中,但其利用率仅为30%左右,加之塑料地膜、化学农药、不洁净有机物料、工业废水等导致的污染,使土地不堪重负。耕地被污染的首害当属过量施肥。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增产压力巨大,不少地区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盲目过量施用化肥,由于利用率低,已引发一系列问题,造成化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土壤结构的严重破坏,加剧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耕地产出率,同时,过量施用单一肥还造成土壤中其他营养元素缺失,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经济作物效益下滑。近年来,为了切实解决过量施肥问题,人们在提高化肥利用率、发展控释肥、推广配方肥、开发多功能肥和专用肥等方面做足了功课,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也遭遇不小尴尬。譬如,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的配方施肥技术,虽能因地制宜备受农民群众欢迎,但由于配方肥不符合特定肥料标准而难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往往被作为假劣肥料受到查处。而国家大力推广使用的有机肥,国家标准仅限定总养分≥5.0%,虽有诸多优势,但相对高氮肥,增产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且由于货真价实的有机肥价格不菲,农民考虑到投入成本因素也往往备受冷落。被现行标准禁用,此前深受南方酸性土壤地区农民欢迎的白肥,含磷量高,增产效果明显,但到了北方碱性土壤地区,施用白肥不仅无效而且有害,由于成本低,成为当地磷肥造假的主要原材料,但因检验能达到国家标准,给相关执法部门农资打假出了难题。天水元田化工有限公司专门针对西北地区禾科虚穗、虚尖、青干、秕籽,豆科作物虚花、空荚、根腐、叶霉,果树黄化、果锈、落果严重等现象研制的含中量和微量元素的系列专用肥,能调节、疏松、改良和营养土壤,使板结土壤短期内变得肥沃,促进作物胚芽早发、出苗齐、生长强健、无病态,保墒、防旱、防寒、抗病、抗涝效果明显,当地棉农、果农经过两年期的使用后反映,农作物常见病虫害明显减少,普遍增产增收,瓜果蔬菜不仅个大、量多,而且色泽鲜艳、味美,品质也上了一个档次。但既是这样的好肥料,在市场营销中也因标准问题饱受磨难。为此,业内人士普遍呼吁,国家肥料标准的制定也应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接地气。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大,即使在同一地区,土壤环境也千差万别,全国一个肥料标准很难适应现实需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实需要的不断变化,应用而生的新型产品层出不穷,而相关标准的缺失已成为新型产品发展的拦路虎、监管的空白点。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肥料标准的制定上一是应适当“简政放权”,在环保、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制定刚性指标,而在成分、养分含量等方面施以指导性意见,具体标准交给地方相关部门,在借鉴测土配方施肥理念的基础上,分区域因地制宜制定,灵活运用,执行国家刚性指标下的地方标准,突出实用性、适用性。二是进一步健全行业规范,细化行业标准,规范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以此适应现实需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