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与资源矛盾最尖锐的国家之一。我们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但在总结巨大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其中蕴含的风险。比如,我们为养活全球1/5的人口而使用的化肥量,现在已经接近了全球总用量的1/3。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土壤和作物营养不均衡等严峻问题。
全国的菜篮子基地山东寿光在平衡施肥、土壤改良方面起步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寿光土壤中积存的化肥、农药残留呈现出深层比浅层更为明显的状况。这是为什么呢?寿光市蔬菜站站长刘立功介绍说,地表的肥料、农药慢慢向下渗透,现在达到地下20米的污染其实是10年前造成的。要想彻底清除这些污染,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近10年来,我国从政府到专家学者都在推动发展高浓度复合肥。高浓度复合肥虽然具有养分含量高、营养元素多的优点,但一味地追求高浓度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土壤对肥料的承载吸附能力不断降低,造成肥料的大量流失,加之农民的不合理施用,水质氨氮超标、总磷超标,水质富营养化、土壤污染将会日趋严重。
一味地追求肥料高浓度化,如同给庄稼吃偏食,时间长了,土壤和作物营养不均衡问题凸显。同时,磷复肥的高浓度化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压力巨大。过分强调高浓度肥料也不利于农民增收。由于农民迷信高浓度肥料会带来高产量、高效益,含量45%以下的肥料已经无人问津。而高浓度意味着高原料消耗和高生产成本,农民在高投入的情况下未必能获得高效益,相反还可能破坏耕地、污染环境。
可以说,在我国肥料的高浓度化被人为地拔高了。磷复肥行业展开了肥料高浓度化的大跃进,以致现如今,企业若没有开发出三五个新型高浓度肥料,都不好意思谈发展、谈创新了。普钙、钙镁磷肥、重钙、中低浓度复合肥等一批产品被低端化和边缘化。如今大家在思想上已经形成定势:高浓度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先进;低浓度意味着落后,要受到政策打压和市场排挤。殊不知,如今西方发达国家主流施肥品种还是含量40%左右的中浓度肥料,除含氮、磷、钾以外,也为其他中微量营养元素留有一定空间,这样更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均衡。
目前可以很好解决我国南方土壤酸化问题的方法就是合理施肥和增施钙镁磷肥。钙镁磷肥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唯一的碱性化学肥料,其生产使用低品位磷矿石,有助于解决我国磷资源日益匮乏的问题。10年前深受农民喜爱的钙镁磷肥,由于市场错误的引导,已经难以找到生存空间。而在中国北方存在着大量的碱性土壤,可以很好地改良碱性土壤的过磷酸钙也日趋被边缘化。事实上,过磷酸钙作为一个适应我国磷矿资源、土壤状况、作物生长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传统品种,完全有必要长期保留下去,相关的国家标准长期缺失很不应该。
给中低浓度肥料一点空间,摘掉戴在其头上的“低端落后”帽子,需要正确的政府导向和政策标准。在笔者看来,当前肥料工作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完善配方施肥技术和推广平衡施肥理念上。为此,全行业要共同努力,廓清科学边界、走出理念误区,乃至打破利益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