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踏青,除了查询天气晴雨,还得关注空气质量指数,最近几年很多市民有了这样一个小习惯。为让人们尽早扔掉这一无奈的“习惯”,上海不少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正积极“调头”,从新能源、化学化工、纳米技术等领域出发,研发各类治霾关键技术,同时还对未来“清洁社会”提出设想和建议。
让车辆改“喝”甲醇
交通尾气排放是引起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能让车辆不“喝”汽油,改“喝”甲醇吗?这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戴立信、丁奎岭,以及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张培璋等,最近向上海市政府提出的治霾方案:从车辆燃料改用甲醇开始,通过上海试点,逐步使我国能源从“石油基”过渡为“甲醇基”。
戴立信院士介绍,二甲醚等甲醇基燃料的燃烧性能指标,比柴油更好,而且二甲醚几乎不含氮、硫,尾气中污染物颗粒也会大幅下降。
甲醇从哪里来?戴立信告诉记者,二氧化碳加上氢气就能获得:发电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氢气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好能利用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制取,这样“甲醇基”能源就更加绿色了。
获得“绿色”的甲醇并不容易,因为反应条件非常苛刻。丁奎岭课题组正努力攻关,并已取得了业界认可的成绩。课题组另一负责人韩召斌告诉记者,反应越温和,获得的甲醇越“绿色”,因为能耗越少。将来,在工业实际应用中,他们还将考虑废气、余热回收,尽量降低能耗。
“治污”研究深入机理
最近,记者从我国迄今最大的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获悉,近两年有关环境研究的项目申请不断增加,目前总数达到837个,涉及全国100多家科研单位。
上海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显微镜”装置之一,利用它,科学家能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清晰地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究竟如何形成、如何扩散。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付洪波申请的课题,就是利用同步辐射光,看清大气气溶胶中的铁到底具有哪些特征。
复旦大学环境催化课题组唐幸福则在上海光源收获了空气“治污”的良方:利用光源,他弄清了自己在两年前发现的单原子银催化剂能够高效去除甲醛的机理,下一步他准备将成果推向应用和产业。
推进研发甘愿自掏腰包
从工业排放气体中“拦截”污染物,也是雾霾治理的重要一环。微孔陶瓷可在其中大展身手,而这正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长项。两年前,不等政府科研立项、投入经费,该所就自掏腰包,开始研制新型微孔陶瓷。
“我们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副所长黄政仁说,未来工业废气排放的标准断提高是大势所趋,在一些超过1000℃的高温、腐蚀性强的化工废气处理中,微孔陶瓷作用难以替代。
今年,黄政仁的课题组已在材料设计等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应用,乐观估计还需投入上千万元,耗时5年。”黄政仁透露,陶瓷材料研发完成后,他们还将联合企业,自主研发相关装备平台,“让企业用上,让空气变清洁,才真正实现了我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