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一周内累计下跌17%,内盘需求不看好
当前,国内甲醇市场不仅遭遇着“外患”的冲击,还饱受“内忧”的困扰。外盘加速下滑是此轮国内甲醇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此外,年后国内煤制甲醇装置开工率居高不下,同时传统下游复苏缓慢,甲醇市场整体呈现出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局面。
“外盘价格跌得人心慌慌,国内市场需求又不见起色,甲醇市场的‘春天’看来要来得迟一些了。”南通康盛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厚平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当前甲醇市场“内忧外患”,确实让贸易商很是头疼,不过相比前期4000元/吨一线时的一泻千里,这次还算不上“当头一棒”。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月初在下游补货需求的推动下,多地甲醇价格曾有过小幅上涨,但持续时间较短。当前国内甲醇市场整体仍处于一个相对疲软阶段,沿海及内地销区价格持续下滑。年后至今,华东市场跌幅达400元/吨,华南市场下跌近600元/吨,华北及山东市场跌幅均在300元/吨附近,西北市场相对坚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外盘加速下滑是此轮国内甲醇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鲁证期货分析师沈冬鹏介绍说,春节后,CFR中国主港价格稳中有降,进入3月后,日均跌幅明显放大,尤其是3月中旬以来,截至17日一周之内累计跌幅达17%。“春节后一个月时间内累计跌幅也就在15%左右,但这次一周之内17%的跌幅,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形呢?据了解,国际供应加速恢复,低价国产货持续冲击港口市场是其内在元凶。
3月以来,随着北半球天气转暖,天然气取暖需求明显下降,天然气制甲醇装置负荷必然会提升。“实际上,自年初以来,对亚洲天然气供给增加的预期就不断升温,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及伊朗的主要装置逐步恢复,亚洲甲醇的供应压力明显增大。”上海中期分析师邓世恒称。
作为世界最大的甲醇消费国,中国主港自然成为出口国必争之地。沈冬鹏告诉记者,低价国产货流向港口的份额增加,加大了进口商和国际出口商的议价能力。为了应对国产货冲击,进口货必须以降价来应对。
近几年来,尽管进口依存度呈逐年下滑趋势,但外盘价格仍对国内现货市场心态有着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港口甲醇价格对于国内甲醇市场来说是风向标,其价格的涨跌与整个国内甲醇市场息息相关。”中宇信息分析师王笑天说。
邓世恒认为,当前,国内甲醇市场不仅遭遇着“外患”的冲击,还饱受“内忧”的困扰。他说,年后国内煤制甲醇装置开工率居高不下,同时传统下游复苏缓慢,甲醇市场整体呈现出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局面。
据记者了解,尽管近两年港口烯烃采购需求增速可观,但甲醛、二甲醚等传统下游需求偏弱,国内实际需求环比很难保持20%以上的增速。“尤其是近期,气温偏低,甲醛处于淡季﹔二甲醚市场处于”3•15“敏感期,部分厂家降低负荷或临时停车﹔烯烃装置整体开工率也未能达到正常水平,产业链终端需求低迷。”沈冬鹏说,随着甲醇新装置投产以及东部烯烃装置检修计划的临近,供过于求局面将更为严重。
在郑州远大新能源有限公司孙德生看来,甲醇价格在4、5月份有望筑底,下半年随着更多烯烃装置的开工,届时将迎来采购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