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氨法脱硫采用液氨或氨水作为脱硫剂,由于液氨属于危化品,许多电力企业在采用氨法脱硫工艺时对于其来源是否可靠、使用是否安全等问题上心存疑虑。而事实上,我国氨源供应充裕,安全管理规范日臻完善,液氨成本趋降,这些对发展氨法脱硫工艺来说无疑是利好因素。
我国氨源供应条件优越,完全可满足非化肥领域用氨需求。氨是氮肥的基础原料,几乎所有的氮肥都是氨的下游加工产品。2009年,我国合成氨能力约 6300万吨,产量5130万吨,能力闲置在1000万吨以上。我国产能约占世界的1/3,是世界第一大生产国。目前我国仍有合成氨企业500家左右,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平均一个地市就有一个合成氨厂。“十二五”期间,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仍将规划建设众多合成氨、化肥生产项目,包括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预计到2015年,我国合成氨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左右,继续呈现产能过剩的态势。
此外,我国焦炭企业、部分煤化工项目都副产一定量的废氨(水),可以直接用于氨法脱硫,也是氨法脱硫剂的重要来源之一。
我国液氨运输、储存、使用管理规范成熟、可靠。液氨是我国最大宗的液体化工产品,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除作化肥原料外,还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包括作为化工原料、冷藏行业做制冷剂等。
我国每年液氨的运输量超过500万吨。在长期的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已形成了比较完善、丰富的液氨管理规范,如在工厂设计上要遵从《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等;液氨运输要遵从《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此外多数省、市都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对液氨的运输和使用进行规范。严格执行各种规范,液氨就可做到安全的运输、储存和使用。
此外,我国合成氨成本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商品氨的合理价格建立在液氨的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基础上。2009年,我国合成氨产能比较集中的地区生产成本平均在每吨2000元左右,外加合理利润,合成氨的合理出厂价格在每吨2200~2300元。随着我国煤化工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煤炭价格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合成氨的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